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对原司法解释中有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处罚标准进行修改完善,明确相关法律适用问题。 据悉,刑法修正案(十一)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刑法条文作出重大修改,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定罪量刑产生重大影响。
新华社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刘硕)最高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在24日举行的最高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检察机关持续做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公开听证等为民实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检察工作的渠道,在检察履职中深化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群众对检察办案活动进行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最高人民法院2月23日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释法说理,为行善者撑腰,让失德者失利,积极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
山西法制报讯(通讯员范振华 张钰)近日,省戒毒局向全系统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调整当前疫情防控条件下值班执勤模式的通知》,坚决防范疫情输入和扩散,全面做好戒毒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 提高认识,坚决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 刘硕)记者从23日举行的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获悉,全国检察机关今年将继续立足检察职能加强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依法惩戒、精准帮教涉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最高检要求,全国检察机关要保持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并且要加大未成年被害人救助力度。
法治日报北京2月22日讯 记者张晨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这是继《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之后,最高法出台的又一份推进在线诉讼、在线调解等司法活动的文件,旨在完善人民法院在线运行机制,方便当事人及其他参与人在线参与诉讼、调解等活动,提升审判执行工作质效。该规则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记者罗沙)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22日召开的全国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推进会获悉,各级法院2020年以来紧扣一站、集约、集成、在线、融合五个关键词,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实现全方位、跨越式、突破性发展,如期完成“基本建成一站式”工作目标。 据悉,人民法院已经建成在线服务平台、调解平台、律师服务平台、跨境网上立案系统、送达平台、网上保全平台、委托鉴定系统、12368诉讼服务平台等智慧诉讼服务平台集群,四级法院应用率达100%,今年开通全国统一网上申诉信访平台,平台之间、内外网之间做到互联互通、融合共享,数据自动汇聚。
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22日在京出席第十五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奋力推动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
山西法制报讯(记者 张楠 通讯员 张平)律师不得请求法官、检察官违反规定受理案件;律师不得利用与法官、检察官的亲朋、好友、同学、师生、曾经同事等特殊关系,干涉、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办理……为筑牢防止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不正当接触交往的“防火墙”,构建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亲”“清”关系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近日,省司法厅落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建立健全禁止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不正当接触交往制度机制的意见》,逐项梳理律师与法官、检察官不正当接触交往的具体情形,认真分析律师与法官、检察官接触交往中暴露出来的制度短板,制定印发了《山西省律师与法官检察官接触交往负面清单》(以下简称《负面清单》),划定了律师与法官、检察官接触交往的“禁行区”。 省司法厅制定印发的《负面清单》,将“两高一部”关于严禁法官、检察官与律师接触交往的七个方面要求,延伸细化为律师不得与法官、检察官接触交往的28种具体情形,对律师与法官、检察官接触交往的高频行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作出明确禁止性规定,从严规范律师与法官、检察官及其特定关系人的日常接触交往行为,为强化律师执业监督提供了新遵循。
平安幸福,是人民群众永恒的期盼与追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记者 刘硕)记者20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近日挂牌督办了一批“消”字号产品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药物公益诉讼案件线索。 据介绍,抗(抑)菌制剂作为消毒产品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但是其中违规添加化学药物,则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产生耐药菌株、影响水盐代谢等一系列副作用。
2月18日,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就基层社会治理和政法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工作,先后深入交城县委政法委、县综治中心、县诉讼服务中心、西营镇调解中心、西营镇城头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新天源药业有限公司进行调研。 郑连生强调,政法工作要在党委领导下,发挥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社会治理措施落实落细;要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提升监督实效,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法律的温度;要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源头治理和依法治理,建立调解、仲裁、诉讼、法律援助、困难帮扶、司法救助、心理安抚等为一体的多元解纷体系;要契合群众需求,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好网格员作用,落实代办、协办、一站办等措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不断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山西法制报讯(记者魏巍)2月18日,省检察院组织召开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会议,对2021年全省未检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2022年全省未检工作进行部署。省检察副检察长王文娅参加会议并讲话,检委会专职委员李彦对未检业务竞赛、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典型案事例等进行了通报。
山西法制报讯(通讯员陈丽娜)近日,省高院在执行指挥中心以视频课堂形式,举办全省法院“三晋执行大讲坛”学习讲座。省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丁毅为全省法院执行工作分管院领导和全体执行干警上了第一课。
要坚持早发现、早制止、早惩治,完善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预防制度;要强化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专门力量建设;要完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 在2021年12月24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58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促进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协商议政,提出了意见建议。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研究落实具体措施,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2月16日至17日,省司法厅二级巡视员郭文强一行赴晋中市对行政立法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16日下午,晋中市司法局组织晋中市文旅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水利局、住建局、民政局、教育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交警支队等10个部门就近年来晋中市开展行政立法相关工作的情况进行了广泛交流。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胡浩、张研)记者从教育部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5月1日起实施,每所中小学校将至少配备1名法治副校长,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优先配备法治副校长。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邓传淮介绍,多年来,兼职法治副校长制度成为教育管理的“助推器”,在增强学校师生权益保护、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山西法制报讯(记者 魏巍)2月15日,省检察院召开全省检察机关2021年公益诉讼工作总结暨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会,会议对2021年全省公益诉讼工作进行总结,点评各地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省检察院党组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崔国红参加会议并讲话。
北京冬奥会接近尾声,这次盛会带来的运动热情依然高涨。 赛场内,一项又一项奥运纪录、世界纪录被打破。
连日来,各地纪委监委学习贯彻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聚焦“三新一高”等重大战略,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等重点任务,加强监督检查,推动落实落地。 “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清廉自贸港建设,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海南落地见效。
本报讯(记者 魏巍)8月9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审议通过我省《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省委书记林武主持会议。
2021年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着力强化广告导向监管,全面开展商业营销宣传和重点领域广告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查处了一批虚假违法广告案件。为充分发挥案例警示作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现将查处的部分典型违法广告案例向社会公布。
本报讯(记者邓伟强)8月6日,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杨景海在万柏林区调研派驻公安检察室工作。 杨景海视察了派驻公安万柏林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听取了检察室开展立案监督、捕前分流、提前介入等工作流程介绍,全面了解了检察室工作模式。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刘硕)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召开全国四级检察院参加的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对学习贯彻意见作出部署,要求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全体检察人员在新起点上把法律监督的政治责任、法治责任、检察责任落得更实更好。
本报讯(记者关振瑛)近日,来自全省检察机关的48名未检精英齐聚山西省检察官培训学院,在第三届全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中比拼角逐。省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文娅到竞赛现场指导工作,巡考并观摩比赛。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为有效激发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8月4日,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闫喜春深入省委政法委第二办公区主持召开座谈会,与直属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进行集体谈心谈话。省护路中心、省综治中心班子成员及科级干部参加座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8月3日上午,晋中市委书记吴俊清到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调研。 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定位新使命,主动服务大局,强化担当作为,维护公平正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进我省法治乡村建设,近日,省司法厅印发了《“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活动,聚焦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加强困难群众法律援助保障力度、促进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18项具体工作举措,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更好满足乡村人民群众多层次、多类型的法律服务需求。 一是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全覆盖。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是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检察机关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忠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我们不办了,这个‘新风’好,省钱又省心。”临汾市第一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家长感慨道,孩子是体育特长生,被录取是八九不离十,原本打算摆宴席感谢老师和亲友一番,接到单位纪检监察组提醒后立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这剂“预防针”打得真及时。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7月22日、23日,省高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喜春莅临长治法院调研指导工作,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原占斌陪同调研。 李喜春一行先后实地考察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上党区法院、襄垣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家事审判法庭、心理舒缓室、电子阅览室、大法庭等场所,并在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了长治法院党的建设、队伍教育整顿、审判执行等工作开展情况。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7月23日,长治市召开上半年各县区政法工作汇报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安排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韩春霖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杨文)7月20日至21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普煜率调研组赴朔州市开展《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修订草案)》立法调研。 调研组实地调研了部分养殖园区和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
本报讯(郭志平 朱峰)7月12日至14日,省第九驻点指导组副组长张科带队在晋城市督导教育整顿“回头看”。 督导期间,省督导组以小分队的形式,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先后深入市委政法委、市政法各单位,沁水、阳城两县,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西街派出所、巴公法庭、城区法院执行局等地,通过听取工作情况介绍、查阅相关台账资料、组织座谈了解等方式,对该市教育整顿“回头看”进行“点穴”式督导。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刘硕)最高人民检察院8日发布消息称,为严惩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助力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最高检决定,自6月上旬至9月下旬,在全国检察机关开展“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侦查百日攻坚”行动。 据介绍,此次百日攻坚行动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问题,通过丰富线索来源,做好工作衔接,加大办案力度,突出办案重点,集中攻坚、着力查处一批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职务犯罪案件。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现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本报讯(记者邢晓瑞)7月7日下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第一批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召开。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董一兵出席并讲话。
本报讯(记者闫书敏)7月2日,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党组扩大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跨越时空、气势恢宏,洞察历史、指引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