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公安局:民警化身“解铃人” 化解纠纷巧“降温”
河津市公安局:民警化身“解铃人” 化解纠纷巧“降温”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河津市公安局以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为抓手,全面发挥“主防”职责,用心搭建警民之间的“连心桥”,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城区中心派出所
7月30日11时许,城区中心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电话报警称:在小区门口有人激烈争吵,有动手打架倾向。民警接警后立即前往现场,及时制止事件进一步升级。经民警现场了解:系李某骑电动车时不小心撞坏小区大门的升降杆,物业管理员杨某要求其赔偿,双方因赔偿金额意见不合发生争吵。民警劝解双方控制各自情绪,进行有效沟通。最终双方对赔偿金额协商达成一致,成功解决此次纠纷。
城区中心派出所
7月31日1时许,贺某来到城区中心派出所报警称:杨某在抖音上发视频辱骂自己。值班民警通过查看贺某抖音,了解到双方矛盾的起因:系前两天杨某在贺某经营的酒馆喝酒时,与贺某发生口角,杨某遂在抖音上发视频辱骂贺某,贺某同样发视频辱骂杨某。民警将双方当事人约到派出所调解,在调解过程中,民警耐心劝导将双方当事人的心结解开,使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删除发布的辱骂视频。之后,民警告诫双方当事人在网络中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双方当事人承诺不会再有此类行为。
柴家派出所
7月31日,柴家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人在养老院闹事。接警后,值班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到达现场后,见到双方正在争吵僵持,民警第一时间稳控现场,劝阻双方各自冷静,为防止事态恶化,立即为双方当事人进行现场调解。
民警先安抚双方情绪,待双方情绪稳定后了解得知,胡某因施工工程款未结清,便来到施工单位要求结算剩余工程尾款,声称不结尾款便不走,双方僵持不下,遂报警求助。
了解情况后,为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民警分别对双方进行了法律知识教育,剖析利害关系,希望双方能冷静对待,冲动解决不了问题,并协助他们理清解决思路、寻找突破口。经过多小时耐心调解,双方当事人逐渐从“任性”回归“理性”,最终达成协议,分别签订调解协议。(闫文斌)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