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丹朱镇:调解结案促和谐 为民服务见真章
长子县丹朱镇:调解结案促和谐 为民服务见真章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日,长子县丹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联合丹朱派出所、公安法医等部门成功调解一起因病死亡引发的尸体搬迁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2023年7月18日,河西村民杨某德,因病在长子县中医院医治无效后去世,事后,由堂哥马某武(同新村人)报备村委后,下葬到同新村。但过了一天后,杨某德的亲兄弟杨某义不同意了,立马到丹朱派出所报案,诉求查明死因,并要求将其兄长杨某德的尸体搬迁到河西村,由堂哥马某武支付全部开销,原因是其兄长杨某德早在二十几年前,就一直给马某武打工放羊,理应由他负责。
丹朱派出所工作人员和丹朱镇人民调解员王新庆对接后,联合对此事进行调解。丹朱派出所先与县公安局刑侦法医到中医院调取杨某德的就医资料,并向医生了解相关情况,证明杨某德是正常死亡。于是,7月21日上午,王新庆、河西村委负责人一行,在同新村网格员翟伟杰的带领下,来到同新村马某武家中进行调查。马某武反映:“杨某德早年确实在我家帮忙放羊,但他六七年前就开始在外面打工了,逢年过节也来我这边。这次回来后,说身体不舒服,我立马就带他去医院了,票据还在呢!他去世后我也去河西村杨某义家说过这个事情,计划商量下葬的事情,但杨某义却不管不见。杨某德一辈子没结婚,也没有其他亲人了,死者为大,而且天气也热,我就报备我们村委后下葬到我们这边了。”马某武说:“将杨某德的尸体搬迁到河西我同意,但这费用我不会承担。因为自从知道杨某德身体不舒服开始,我就带他去医院检查、住院,去世后又买棺材板、下葬等,前后共花销一万元左右,我认为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而杨某义坚持认为,其兄长杨某德在马某武家生活这么多年,挣的钱也都在这边,就应该由他支付费用,双方对此争执不下。后王新庆和派出所本着化矛盾、促和解的原则,又对双方多次调解协商,马某武答应出5000元费用,可杨某义一直不满意,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僵持不下。
王新庆又重新梳理此事,与派出所工作人员研判后,找出此事的症结点:杨某义是真的想将其兄长杨某德的尸体拉回到河西祖坟,但同时也想收回其兄长杨某德这么多年的存款。于是,王新庆在河西村开通相关证明,分别到农商行、邮政银行、工商银行等,查询杨某德名下的存款情况,又到县政务大厅查询杨某德的社保缴纳情况。利用一天时间,将相关情况查明后,8月11日,在镇调委会主持、丹朱派出所、河西村委、同新村委的见证下,再次将双方叫到一起,调解此事。最终,马某武答应给8000元用于支付搬迁杨某德的尸体;另外,杨某德的社保卡里退回的2500元左右,也用于杨某德下葬事宜,双方达成一致,本次调解也圆满完成!
过后,杨某德社保卡中约800元又二次退回,王新庆得知后趁回访时返还给杨某义,看着这800元,杨某义非常感激,对丹朱镇调解员的工作态度和倾心服务给予了高度赞扬:“感谢镇政府,感谢咱们调解员,你们政府说话办事讲真理,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帮了我大忙了,太感谢了!”(张旭)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