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法院综合审判庭开展“送法进校园”宣讲活动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学法普法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为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加强审判机关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营造平安和谐的法治校园坏境,应县人民法院持续组织开展“法治护航零距离”系列活动,切实提高未成年人遵法守法意识。7月5日上午,应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霍卫东,综合审判庭庭长孙育青带领综合审判庭干警走进应县六中,开展“送法进校园”宣讲活动。

  《家庭教育促进法》

  活动中,法官助理张佳琪首先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解读;接着结合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全文逐条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赢得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

  校园暴力

  什么是校园霸凌?校园霸凌的种类有哪些?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与防范校园暴力?书记员王晓敏用生动、有趣的互动式授课模式,紧紧围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处罚法》等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通过典型案例、理论分析、罪名解析等形式为师生做现场解读,近距离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普法教育课。授课现场,王晓敏与同学亲切交流,现场教学,当场提问,课堂气氛愉快活跃。

  发放宣传画册+答疑解惑

  课后互动环节,干警给同学们发放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画册。学生们纷纷举手就如何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求解,针对提问,综合审判庭庭长孙育青耐心解答,并结合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们释疑解惑,赢得现场学生们的一致点赞。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后要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犯罪的事;同时在遭受侵害时,也会做好自我保护。

  《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官助理张莹从为什么要守法、青少年三大法律责任、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违法行为的自我防范四方面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同时结合现今社会突出问题,用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对法律权利和义务有了新认识,增强了大家明辨事非和自我防范的能力。

  零距离参观

  活动结束后,应县人民法院邀请六中20名学生代表走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零距离体验法院工作,感受法院文化,接受法治熏陶。在法官助理何晓玲的解说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立案庭、送达组等场所,了解了审判流程,现场感受了诉讼服务的高效与便捷,对法院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模拟法庭

  在模拟法庭,何晓玲为学生们讲解了法徽、法槌、法袍的含义和作用,并引导学生们走上审判席,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不同角色,模拟开庭。“庭审”现场,身着法袍的“小法官”们坐在审判席上,头顶国徽,敲击法槌,亲身体验法庭的威严,整个“庭审”现场有模有样。“庭审”结束后,学生们表示通过观摩模拟法庭,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法庭庭审的庄严,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法制教育,更体会到学法守法的重要性,今后一定要多学习法律知识,争做新时代的强国青少年。

  庭审旁听

  在第一法庭,学生们还现场旁听了由义井人民法庭庭长张绪军开庭审理的一起民间借贷案件,通过旁听、观看案件审理全过程和张庭长的现场释法,学生们了解了严谨有序的庭审程序,感受了司法审判的威严,对案件的审理有了直观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诚信做人,做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下一步,应县人民法院将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契机,继续优化为民办实事工作举措,大力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延伸司法触角,深耕法治教育,让学生走进法院、让法官走进校园。通过普法宣传,提高学生学法守法的自觉性、遵法用法的积极性,构建“司法参与,家校社政协同共育”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新格局,在未成年人心中根植下法治与安全的“种子”,以司法护航青春,以法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宋凯)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