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有温度 “石榴籽”调解结硕果
阳泉市矿区培育打造“石榴籽”调解工作室
基层治理有温度 “石榴籽”调解结硕果
阳泉市矿区培育打造“石榴籽”调解工作室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阳泉市矿区贵石沟街道小河滩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延申社区党建“红石榴”品牌,培育打造“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深度探索矛盾化解、源头治理的新路径,开拓创新“一盘棋”矛盾调解体系,依靠群众多元化解,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向末端延伸,构建多元化解工作新格局。
打造“石榴籽”调解室,搭建“一键式”受理平台
让居民少跑腿,实现群众解纷诉求“只进一扇门”。社区矛盾调解中心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将网格法官、人民调解、心理咨询、信访接待、社区民警多部门资源力量整合为一体,设立五位一体的“石榴籽”调解工作室,打造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站式”受理平台。综合运用法律、心理疏导、警调对接等多种手段,方便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或解答群众咨询求助。共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最大程度上简化了矛盾纠纷咨询服务、化解处理的繁琐程序,最大限度为居民提供便民化服务。
培育“三师一调”队伍,组建“一体化”解纷机制
“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通过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和调解员等专业人才,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模式。一是律师侧重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等;二是心理咨询师侧重心理疏导、调整心理状态等;三是社会工作师主要通过专业方法组织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居民群众的参与度;四是调解员利用调解技巧侧重调解双方的劝解、说服和教育。多方力量、多方参与、多方协商,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在对社区矛盾纠纷案件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依靠专业知识、调解技巧,妥善化解,形成一条完整的“一体化”解纷机制。
创新“三多三带三全”工作法,共建“一张网”调处链条
“枫桥经验”的根本是矛盾就地化解,精髓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辖区居民住宅楼维修期间,调解员坚持入户走访,充分发挥微网格员及邻里优势,以多看一眼知民情、多问一句送关怀、多跑一步保平安的邻里之情,及时收集居民诉求,一线了解居民诉求、消除矛盾隐患。巡查中,居民自发反映近期7号楼居民杨某遇到了烦心事。原来,未经杨某本人同意,维修工人在房屋烫顶时拆除了杨某家的太阳能。杨某声称,不给说法、不解决,决不罢休……情绪非常激动。收到信息后,社区调解员、网格员迅速联系施工方负责人了解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在确认事实情况后,联系杨某、施工方,双方进行赔偿协商。经过多次的交谈、沟通,最后达成赔偿协议。
“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枫桥经验”核心所在,充分发动党员带头、网格员带队、居民参与的方式,探索创新“三多三带三全”邻里工作法。即:“三多”——微网格员发挥邻里优势,以多看一眼知民情、多问一句送关怀、多跑一步保平安的邻里之情,及时收集居民诉求;“三带”——以党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团结邻里、带头服务居民意识,发动党员参与矛盾协商调解;“三全”——以网格全覆盖、力量全凝聚、服务全到家的模式,将矛盾排查化解遍及社区的角角落落。
“三多三带三全”邻里工作法,形成“邻里—微网格员—网格员—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四位一体的矛盾化解“一张网”自治管理模式,建成“收集信息—预警预防—定期排查—及时调处”完整的矛盾调处链条。做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议及时记录,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纠纷,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参与者、直接受益者和坚定的支持者。
完善“六步闭环式”流程,构建“一盘棋”纾困体系
“石榴籽”调解工作室对每个矛盾案件、事故隐患或突发事件,全部采取“六步闭环式”流程进行处置,即:案件受理-案件调查-案件调解-调解协议-案件回访-结案归档。通过“六步闭环式”工作流程自下而上收集问题、自上而下解决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链条环节,提高处置质效。对调解成功的案件、协议的执行情况落实定期回访制度,及时了解协议履行情况及双方当事人思想状态、生活状况,确保案件达到案结事了、“事心双解”,构建矛盾化解“一盘棋”纾困体系。
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牢记为民初心、不忘安民使命。矿区贵石沟街道小河滩社区“石榴籽”调解工作室通过“一站式”平台受理,“一体化”解纷机制,“一张网”调处链条、化解“一揽子”矛盾纠纷,构建“一盘棋”纾困体系,形成“全过程”服务闭环,切实疏通群众办事“堵点”“痛点”,打通便民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李书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