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融化双方怨 说理巧解千千结

——阳泉市郊区侯立敏和她的“温情调解工作法”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枫桥经验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年来,阳泉市郊区侯立敏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了以“和为美”家事调解室、温情“四字诀”和“333”矛盾调解法为内容的“温情调解工作法”,让司法尺度有了亲民温度,促进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

荫营镇地处阳泉市郊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住人口多,农村社区损害赔偿、邻里纠纷等矛盾多发易发。作为荫营司法所助理员、荫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侯立敏以所为家,深度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实现了访调对接、事了民和。2015年,她带领的司法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2014年,她本人被评为“山西省优秀人民调解员”,2020年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温情“四字诀”,重“理”更重“礼”

以理服人更要礼貌待人。一是听。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双方,侯立敏把听放在首位,引导当事人宣泄情绪,让其心藏气话有处说。做足“沉浸式倾听”功夫,不仅让说,而且要让说透,在说中听是非,在听中明真相,做好双方当事人的“记录员”和“共情者”。二是劝。对言辞激烈、互不相让、情绪失控的当事双方,从轻财重义、维护亲情、抚养赡养等方面及时进行灭火降温,从案件细节入手,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找准切入点,用“劝”字拉家常,推动双方换位思考、握手言和,做好疏导劝解工作。三是讲。农村纠纷的调解不仅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调”处矛盾,更需要在情理范围内“解”开心结。坚持用“情”介入,用心平气和、春风化雨的语言讲解,用拉家常、交朋友的方式劝说,向当事人说事、亮理,多措并举推进“心事双解”。四是断。针对当事人不同矛盾类型、争议焦点和性格特点等综合情况,立足对事件来龙去脉综合判断,进行“把脉问诊”,通过“温暖讲解、温情化解、温馨纾解”,讲“理”更讲“礼”,“三温”泄心火,“三解”止纷争。

智慧“连环招”,解“纷”又解“心”

用好“333”矛盾调解法,调和不平事,解开千千结。一是“三心”促“三导”。侯立敏借助人熟、地熟、社情熟的工作基础,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因邻里纠纷、邻里矛盾引发的事端进村入户,用耐心细心公心“三心”和引导疏导劝导“三导”工作法当场化解,让“冤家”变“和家”,化解街坊四邻因锅碗瓢盆碰撞出的矛盾。去年以来,开展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共82次、排查纠纷51件。二是“三头”明“三问”。侯立敏把办公室从“机关大院”搬到“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共话一个家常”,向群众问缘由、问损失、问想法。对损害赔偿等引发的调解周期长、标准难统一、意见不一致等问题,采取进田头、走村头、坐炕头说事、亮理,把凸显的问题逐一核实,把暗滋潜长的矛盾纠纷逐一化解,把代办的服务逐一落实,促进案结事了人和。三是“三活”带“三解”。讲活“常理”,坚持把事情说透、把道理讲清,引导当事人秉常理看问题、识纠纷、找不当,主动纠错纠偏,用道理化解;讲活“情理”,与当事人讲重义轻利、容人容事、互帮互助等传统美德,引导其顾情面、看长远,用情理助解;讲活“法理”,对思想认识上有误区的信访群众,坚持以案释法、以案释策,明晰政策法规底线,引导当事人在坚守法律政策底线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调解。

刚柔“情利法”,促合又促和

融通情利法,调解暖民心。一是以和为贵。2019年5月,成立了全区首个品牌调解室——“和为美”家事调解室,负责调处赡养、抚养、继承、婚姻等家事案件。通过背对背讲事、面对面讲和,引导当事人重情义、亮风节、看长远,遇上疑难复杂纠纷还邀请老党员、老干部来调解室担任“和事佬”。四年来,调解室共调处婚姻家庭纠纷918件。二是以利为基。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窗口”。坚持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把问题摸透、把原因弄清,找准矛盾化解的平衡点和着力点,通过用好平衡杠杠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三是以法为要。法律是主体利益协调的基础和最好的调节器。以民法为切入点,依托调解室开展多元化解,形成甘心为民、调纷止争的“四先四后”工作法(即先说事后说理、先消气后解纷、先问诊后开方、先法理后明理),通过法律宣传引导民知,通过以法促调引导民智。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纠纷,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从法律角度进行全面梳理,提出专业调解建议,引导当事人在坚守法律政策底线的前提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担任司法助理员15年来,侯丽敏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3500多人次,主调和参与调解各类纠纷1200余件,调解成功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武勇峰)

(责编:李书江、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