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枫桥经验” 创建平安王桥

——襄垣县公安局王桥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纪实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枫桥经验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活动开展以来,襄垣县公安局王桥派出所牢牢把握“人民主体核心要义和固本强基”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创建目标,坚持把“矛盾不上交”作为核心指标,把“平安不出事”作为主责主业,把“服务不缺位”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开展“四坚持四保障”工作举措,辖区内治安案件、接处警情明显下降,上访事件、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有力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

  坚持党建引领 锻造过硬先锋警队

  王桥派出所坚持把党建统领、政治建警置于派出所工作首位,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提升警队战斗力。一是打牢政治之基,筑牢政治底色,锻造“政治魂”。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制定党建工作标准体系,将党性教育、群众路线教育贯穿于日常工作学习中,筑牢政治忠诚、强化政治建警、淬炼干警队伍,全力打造一支“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新时代基层公安铁军。二是深化教育整顿,强化纪律作风建设,锻造“正气魂”。落实“三会一课”、每周所务会、每月评先会、每季报告会等工作制度,主动揭伤疤、补短板、堵漏洞、亮品牌,制定王桥派出所民辅警“四百四心”倡议书,即:进百家门、建百家群、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对待群众真心、化解矛盾热心、说服群众耐心、服务群众成心;落实所领导谈心制度,评选“好警嫂”活动,营造暖心警营,激发队伍热情,派出所民辅警连续13年无违纪违法问题。三是典型模范引领,打造先锋警队,锻造“旗帜魂”。王桥派出所以辖区内曾获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美村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模”“三晋英模”——段爱平为榜样,激励民辅警创建“四最”目标,即:“做最美警事、建最美警营、创最美警务、学最美警察”,全所民辅警呈现出“学英模、争先锋、做表率、创一流、建团队”的浓厚氛围。三年来,11名民辅警受到各级表彰奖励。

  坚持多元化解 实现“矛盾不上交”

  王桥派出所牢牢把握“源头治理”这个关键环节,坚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工作理念,聚焦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就地化解”目标,探索建立“三长三员三联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形成了“一般矛盾就地化解、疑难矛盾联合化解、涉法矛盾引导化解”的分级化解模式。一是建立“三长联调”机制,推进矛盾源头化解。建立由“派出所长、司法所长、综治网格长”“三长”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三年来,将1321余起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率达到98%。二是建立“三员助调”机制,推动矛盾就地化解。遴选辖区内“乡贤能手、老党员、法律工作者”50余名义务调解员,建立调解员“智囊库”,将调解员的选择权交给当事人,由当事人“点餐式”选择自己信赖的调解员化解矛盾纠纷。并设立曾获得“全国劳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段爱平调解室”。三年来成功化解93起邻里纠纷,成为王桥镇“明星调解员”。三是建立“三调联动”机制,推动矛盾高效化解。对摸排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研判和流转,实行一般纠纷现场调、复杂纠纷三长调、特殊纠纷多元调。一是充分依靠群众。对摸排和现场处警过程中的一般性矛盾纠纷,充分调动社区网格员、治保员、老党员等力量,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联合社会力量。对可能涉及村规民约、行业公约、道德公约等方面的复杂纠纷、组织协调行业协会、社团组织,法律工作者作为化解矛盾的辅助力量,实现社会治理理性化、专业化。三是建立部门联动。针对党委政府交办,涉及行政部门行业监管的疑难纠纷,坚持“党委领导、综治牵头、公安跟进、司法协调、群众参与”的原则,推动多部门联动处置,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过“三长三员三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有效整合了社会力量,充分发挥了群众智慧,最大化实现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目标,三年来,该所共调处各类纠纷1457起,成功率达95%。

  坚持专群结合 实现“平安不出事”

  王桥派出所坚持“专群结合、警民共治”理念,传承“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方法,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大力发展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组建“三支平安类社会组织队伍”。一是组建“王桥义警队”。指导辖区15个行政村(社区)全部组建了3人治保会,1家小区物业、22余家商业企业、14所学校、13单位等均成立了保卫组织,配备专职治安保卫人员144名;“王桥义警队”成立以来,派出所和义警队开展巡逻防范130余次,辖区刑事警情、治安警情分别同比下降34%和27%,居民群众生活更加和谐安定。二是积极发展社区警务团队。协调社区,主动联系工青妇等社团组织,在辖区内建立发展退伍军人、网格员、治保员、老党员、义工人员等治安志愿者队伍85人,成立社区警务团队,组织开展定点定位重点时段巡逻、安全防范知识宣传,特别是针对各类诈骗手段,派出所精选反诈防范信息,进行裂变式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三年来,辖区电诈发案数低于全县发案平均水平,共劝阻止损350余万元。三是布建治安信息员队伍。紧紧抓住与“吃、住、行、消、乐”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场所,在“快递员、送奶员、保安员、抄表员、物业管理员、卫生保洁员、送水送气员、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出租车驾驶员”等“十大员”中广泛布建治安信息员50余名,发挥其“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构筑起了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网络,创建警民共治新格局,打造平安共同体。三年来,该辖区可防性案件、易发性侵财案件连续下降,3个行政村连续5年实现了“零发案”。

  坚持民生警务 实现“服务不缺位”

  王桥派出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着眼于“群众急难愁盼”这一问题,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创新服务方法,拓宽服务渠道,优化服务体验,深度应用“公安业务+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出马上办、一次办、跨省办、全国通办等便民举措,三年来累计出台30余项便民措施,办理服务事项2万余件。一是开展惠民五小服务。王桥派出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民主问题无大小”的理念,积极开展“五小服务”即:破小案,面对群众丢手包、丢钥匙的求助,不以案值论大小,唯以满意评高低;化小结,始终保持小矛盾隐藏大隐患的警醒,以和为贵感化当事人,实现社会效果最大化;帮小忙,代办户口、寻找丢弃物、深夜护送等点滴小事,汇聚为民大爱;出小招,针对治安管理中的顽瘴痼疾,出台有效的办法技巧,提高群众防范技能;开小会,在田间地头、车间工棚等地,随时召开警民恳谈会、以案说法会、法治宣传会等,不断催生新的平安效益。二是开展贴心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出“就近原则跨所办、错峰服务预约办、特殊群体上门办、推迟下班延时办、便民利民捎带办、服务周到精准办”“六个一”活动,建立了告知单和首接民警负责制度。三年来,共为群众办理业务7358件,满意率达到100%。三是开展主动服务。王桥派出所保持“铁脚板”优良作风,将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针对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民警将办户办证等服务事项延伸到山庄窝铺、老少边远地带,让辖区群众得到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截至目前,为特殊群体上门办证送证送各项服务43起,预约办理120件,为辖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15余次,受到企业单位、边远居民的高度评价。

(赵敏)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