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公安局侯堡派出所: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枫桥经验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襄垣县公安局侯堡派出所聚焦“派出所主防”理念,科学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探索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努力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

  一是深化“一警多能”勤务机制,提升警力资源使用效能。侯堡派出所根据现有警力配置情况,将民警进一步整合,分别编入社区中心警务室,带领指导社区辅警开展社区警务基层基础工作,有效破解民警短缺难题,实现业务工作和基础工作融合推进。组织全所民辅警开展内勤行政、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窗口业务等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力促每一名民辅警不仅掌握自身岗位业务知识,还要学会其他岗位业务技能,切实将每一名民辅警都培养锻炼成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多面手”,着力打破警种岗位壁垒,释放民辅警工作潜能。

  二是落实“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提升基层基础工作实效。将全所20名社区民辅警按照“一村一警”的警务模式,结合各村实际状况和民辅警个人特点,全部分配到全镇行政村,全面推行“包村联系”制度,全力提升社区民辅警的工作责任心,确保社区民辅警能够主动融入到各村中去,配合村组干部共话治安防控、共谋基层治理。同时,各社区中心警务室负责民警结合所内工作计划,安排各社区民辅警每周至少驻村工作两天,通过入户走访、“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等举措,紧紧围绕“实有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收集、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服务辖区群众”五项职责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牢牢掌握好辖区“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要素,切实将社区警务工作做实做细,有效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根基。

  三是依托“1+1+3”工作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结合日常工作,在辖区内全面收集各类苗头性、倾向性线索信息,并根据了解情况积极与村组干部、亲属邻里或当事人进行交流沟通,梳理掌握矛盾焦点,按照“一事一策”制定落实化解措施。针对一些因婚姻情感、土地流转、劳务薪资等事发时长、积怨较深、久调不解极易恶化的矛盾纠纷,充分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1+1+3”工作机制优势,统筹协调“镇、村”两级以及“警、司、法”等部门联合跟进化解,严防因调解不及时、不主动、不到位导致纠纷升级激化。今年以来,派出所共受理摸排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6起,移交“1+1+3”功能性党支部跟进稳控化解27起,有效遏制防范可能发生“民转刑”“刑转命”类案件2起,辖区连续三年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升级而引发的恶性案事件。

  四是推行“1+1+5”巡防机制,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针对侯堡镇人员集中、人口流动性强以及街道店铺摊位遍布、车辆人流密集的现实状况以及风险隐患突出、警情案件多发的治安规律,积极对接驻镇部门单位、充分发动义警力量,建立多支由“民辅警主导、多部门联合、治安员参与”的巡逻队伍,以集贸市场为中心设置警务站,探索并坚持推行“1+1+5”巡防机制(即:1个警务站,1支巡防队伍,巡逻、宣传、调解、整治、打击5项重点任务),全力开展巡防活动,不断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力量。当前,累计出动警力380余人次、义警力量420余人次,组织开展各类巡防活动63场次、集中宣讲活动20余次,及时处置各类警情130余起、化解纠纷70余起,排查消除安全隐患30余处,实现了警情、可防性案件“双下降”和安全事故“零发生”的目标,辖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发展。

  “侯堡派出所将继续探索完善契合辖区实际的治安防控新体系,不断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着力打造出一个具有三营特色的‘枫桥式’派出所,切实推动平安建设工作迈向纵深。”侯堡派出所所长张自谷说。(董俊杰)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