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县色头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
长子县色头镇: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谱写基层善治新篇章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乡村是社会的基石,乡村治则天下安。近年来,长子县色头镇立足实际,创新社会治理,全面开展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摸排各类隐患,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确保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之魂,色头镇充分发挥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总揽全局,统筹协调各方面的机制,完善制定全镇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形成了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格局,推动矛盾化解走深走实。
二是提升网格管理。网格是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单元,也是基层党建作用发挥的有效载体。色头镇始终把健全完善网格化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实践,对全镇区域实行综治网格化管理。全镇15个行政村共划分了23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3人,充分利用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大力发挥网格员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等重要作用,与辖区群众建立经常性的联系机制,到家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力所能及解决他们的正常诉求,确保做到矛盾和纠纷发生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化解,做到矛盾调解有人抓、有人管,真正把基层工作落实到群众中去。
三是完善调解网络。充分发挥司法、综治、公安、信访、行政执法职能,整体联动,为社会稳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色头镇高度重视突出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全镇网格员、调解员、派出所民警等不定期地对重点场所、重点问题、重点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分类化解。乡村两级积极推进日常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各村组织网格员每三天进行一次摸排,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村和镇人民调解员委员会及时调处化解,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色头镇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创新形式,提升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加强普法阵地建设,积极整合普法资源开展普法宣传,利用村里的法治宣传栏、送法进村入户、举办法治讲座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切实改变群众发生纠纷时“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观念,倡导群众采取合法途径,表达合理诉求,依法解决矛盾纠纷,从源头上预防各类矛盾纠纷发生,有效防止各类矛盾纠纷激化。
色头镇认真思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筑牢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的社会治理安全保护屏障。认真扎实做好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发挥服务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激发干部队伍主动担当作为,树立树牢基层党组织为民服务的初心意识,铸造政治过硬、本领过强的基层战斗堡垒,扎实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崔琳琳)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