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议事”解码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安泽的生动实践
“说事议事”解码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安泽的生动实践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安泽,是荀子故里、红色基地、千年古县。被称为三晋大地上的一块人间净土,犹如朴实的玉石,闪烁着圣境般的光泽。在这里,荀子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峥嵘岁月激荡古今,赓续传承劝学之道、教化之言、德善之为千年文脉,君子品德与家国情怀不显自彰,一种积善成德、隆礼重法的价值取向在荀乡大地绽放独特魅力和时代光芒。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近年来,安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坚持发展、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荀况思想、红色文化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以“融”破题、以“文”驱动、以“民”落脚,紧贴基层治理的时代脉搏,把“说事议事”平台作为推进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农村(社区)全面推行“说事议事”,让群众在平等协商中解决问题,在交流讨论中达成共识,探索出民事民说、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的基层治理的“安泽模式”,用好“说事议事”这把“金钥匙”,进一步提升安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应时之举、创新之策、有效之为,驰而不息推动“枫桥经验”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丰富发展,更加强调党建引领、更加彰显法治思维、更加突出科技支撑、更加注重社会参与,焕发出历久弥新、历久弥坚的活力光彩。
密码一:坚持党建引领,强化顶层效应,激活“说事议事”源头活水
立足新“方位”。安泽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顶层设计为统揽,以机制创新为驱力,把抓基层治理作为固本之策、长久之举,善于从小处着眼,从末端发力,在细微之处见真功,在堵点源头求突破,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治、为民导向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以基层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力量下沉,努力打造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说事议事机制,以融创加融合,让品牌魅力“新”起来,以精细化、规范化实施意见为推手,强力构筑“群说干答、政问群议”新格局。
定好新“坐标”。县委将“说事议事”作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充分汲取枫桥勇于创新、放手发动群众的宝贵经验,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让“说事”有渠道,“议事”接地气,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为持续优化“说事议事”,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调度会、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县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说事议事”工作的实施方案》《安泽县“说事议事”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原则、方法、步骤,压实县级领导包联督办、县直单位包联指导、乡镇包村干部全程参与的具体职责,绘制出科学合理精准、符合各自特点的“时间表”和“任务图”,既全面承接规定动作、又创新自选动作,既明确目标任务、又实化落实标准,真正做到谋到实处、谋在深处、谋到新处,全县全面推广“说事议事”协商机制的工作局面逐步形成。用说事议事“小支点”,撬动基层治理“大民生”,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不断夯实安全稳定基层基础,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不竭动力。
密码二:善用法治思维,发挥头雁效应,架构“说事议事”四梁八柱
法者,治之端也。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善用法治思维,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循法而治,增强自治底气。
丰富新“载体”。将“说事议事”置于法治轨道之上,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载体,打造“法治小院”,极大地提升学法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守法观念根植群众心中,成为“说事议事”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底线,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规可守。如今,在安泽,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头雁效应”越来越突出,全力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 进一步提升“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的法治素养,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形成雁阵格局,积极营造全民懂法用法浓厚氛围,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
优化新“平台”。“说事议事”以“事有人管”为出发点,以“事要解决”为落脚点,构建精准“说事”架构,形成最小单元的议事机制,采取巧干加实干,让为民办事“实”起来。设立“说事议事”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县71个村(社区)建立说事议事厅,整合村“两委”、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法律顾问、政法干警及有一定威望的乡贤组建说事议事“智囊团”,充分发挥专业人员联系群众紧密、人才荟萃、涉及面广的资源优势,积极参与说事议事,出谋划策,聚力推行“一揽子调处、一条龙化解”工作机制,使说事议事成为连接党支部与群众的桥梁;建立网格议事“微平台”,优化调整网格说事模式,依托农村社区网格设立议事“微平台”,由网格员具体负责“微平台”说事议事,协调解决网格内各类事务;设置最小单元微网格,按照10-20户左右的标准划分一个微网格,微网格员由群众推选产生,协助网格员开展“微平台”说事议事,组织所辖微网格群众积极参与说事议事,发挥“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员作用。“说事议事”平台的建立,为群众面对面说事,点对点沟通,提供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机会和平台,“群商群议群策、村民能当家、干部善干事”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和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现实路径正在形成。
密码三:加强科技支撑,凸显人本效应,赋能“说事议事”规范运行
打造新“引擎”。进入新时代,“说事议事”要与时俱进,依靠科技支撑,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治理方式,实施基层治理“一张网”工程,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精准立题说“事”,用数据筛选确题,使得社区居民“坐在一起,聊在一起”成为可能,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信息网络。微信群、QQ群、微博等信息平台能够将社区住户集聚在一起,共同讨论与自身、与社区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说事议事,重在落实。基层干部要善于利于现代信息技术,“键对键”了解民意,“面对面”解决难题,将居民的利益诉求进行有效整合,并予以归纳总结和反馈,从发展的角度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居民利益共同体。
活用新“形式”。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为推动“说事议事”规范运行,在畅通说事渠道上,以倾心加用心,让议事形式“活”起来。“说事议事”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月中旬为全县“说事议事”的集中召开时间,固定召开一次(具体时间也可结合实际适当调整)。其他时间可根据需要,按照急事急说、特事特说的原则,随时组织召开。对于说事地点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村级议事场所、田间地头、问题存在的地方等作为议事地点,现场解决问题。“说”是起点,以村级说事“大平台”、网格说事“微平台”、以案说事、现场说事为主要形式,通过固定日子集中说、干部联户上门说、急事要事现场说,让群众说出诉求,说出心结,说出疑惑,致广大而尽精微,突出群众主体,做到大事大说,小事小说,有事即说。然后是“议”,在议事方法上,采取“六类处理法”,根据事情轻重缓急,办理难度,对事项分类施策、精准施策。实行简易事项现场处理、一般事项协调处理、重大事项上报处理、紧急事项前置处理、专业事项专门处理、对公事项提级处理,全面构建上下联动的问题协调处理机制。在议事流程上,采取“常态听、实时查、经常议、限时办、公开评”五步工作法,延伸“触角”,让“民声”决定民生。壮大“肌体”,让“观众”成为“主角”,主动说事、集体议事、相互评事,参与到共谋共建共管中,真正将矛盾及时处理,高效化解。在议事激励上,采取“五项激励约束制度”,综合使用评定星级文明户、表彰道德模范、评选最美微网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兑现积分奖励等方法,推动形成群众的事情群众办、复杂的事情协商办、大家的事情一起办的氛围。
密码四:注重社会参与,形成示范效应,实现“说事议事”百花齐放
实现新“成效”。随着社会治理重心下移,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了社会治理中来,共同为平安社会贡献力量,全民参与,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效应。实践检验出真知,“说事议事”成效初显。“说事议事”开展以来,让群众“说”出了新期盼,“议”出了新愿景,切实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出现了“群众笑了、村庄美了、党支部说话灵了”的可喜变化,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进一步凝聚了干群合力,促进更多群众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助力乡村治理积极转变,从“站着看”“要我干”向“我要干”“一齐上”的积极转变。以“说事”倾听民意,以“议事”汇集民智,以“干事”维护民利,“说事议事”已成为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凝聚共建共治合力的金钥匙,群众自我教育的好阵地、执政为民的好平台、问计于民的好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好抓手。
激发新“动能”。守正创新,固本培元。深挖各社区工作亮点,通过线下开展社区工作经验介绍会、基层治理座谈会与线上开设“亮点工作”“优秀社区工作者”等一系列专栏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先进社区主任的工作经验、工作成效进行集中介绍和广泛推介,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和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截至11月底,全县66个行政村、5个社区说事议事平台共商议议题4389个,已办结4336个,办结率为98.8%。说事议事网格“微平台”共商议议题2803个,已办结2771个,办结率98.9%。议题涉及民生实事、环境卫生、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矛盾纠纷、制度机制、政策宣传等十余类,实现“说事议事”百花齐放。
幸福安泽共同缔造,说事议事共谋共治。安泽县通过“说事议事”,“说”转了作风,“说”消了民怨,“说”拢了民心,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了群众主人翁意识,营造了群众监督群众、群众激励群众、群众带动群众的良好局面,真正让居民从矛盾的“对立者”变成了利益的“受益者”。今后,安泽县将继续用好“说事议事”这一有效载体,推动组织力量“沉”下去,社情民意“浮”上来,干群感情“浓”起来,居民幸福指数升起来。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突出“实”的目标、“好”的效果、“准”的要求,逐步实现从“传统单一主体治理”向“多元协同治理”转变,由“传统手段”到“数字赋能”转型,坚持以文化人、以理服人的“沉浸式”说事议事,让向上、向善、向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追求,让“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枫桥经验”扎根于荀子故里值得向世界讲述。
(周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