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汇多方力量 搭建化解平台 实现“枫”景目标
——翼城县里砦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工作新格局
融汇多方力量 搭建化解平台 实现“枫”景目标
——翼城县里砦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工作新格局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为了更好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景目标,翼城县里砦镇党委、政府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按照省、市、县部署要求,构建条块结合、横向联动、纵向到底的治理工作新格局,打造多元化解新亮点,创新平安建设新经验,全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把握正确指导思想 构建共建共治新格局
深化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运用。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因地制宜、守正创新的工作原则,遵循“政治统领、法治保障、智治支撑、共治聚力、严治强基”的建设路径,聚焦党建引领、依法治理、优化服务、矛盾化解、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公安、税务、司法基层所(分局)在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各项执法、服务、管理现代化,认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实现服务群众能力不断增强,网格实战作用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使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锚定共建共治目标 打造标杆式基层团队
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以“党建引领不动摇、更坚定,依法治理不走样、更规范,各项服务不缺位、更智能,矛盾化解不上交、更和谐;队伍平安不出事、更有为”为建设标准。根据因地制宜原则,严格按照上级领导部署要求,强化上下贯通,拓展横向联通,增强条块协同,凝聚工作合力,结合公安、税务、司法各部门业务实际分步骤推进。力争把基层公安、司法、税务所(分局)建成叫得响、过得硬的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努力树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走在前列”党建标杆、“精确执法”法治标杆、“智能快享”服务标杆、“矛盾化解”治理标杆和“向上向善”带队标杆。
落实共建共治任务 绘就共建共治新蓝图
坚持政治统领,确保党建引领不动摇、更坚定。坚持和加强党对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建设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把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始终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学习借鉴、各地“枫桥式”建设优秀经验,加强各单位部门联建共建。
强化法治保障,确保依法治理不走样、更规范。坚持把依法治理作为加强基层综合治理的基石,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树牢和践行依法治理理念,扎实推进法治建设。以法治的理念、思维和方式搞好综合治理,预防化解各种矛盾争议。常态化组织开展常用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大力营造尊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执法方式优化、矛盾争议化解,不断提升共建共治水平。
发挥智治支撑,确保各项服务不缺位、更智能。将综治中心建设和“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创建作为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统筹谋划,按照规范化要求设置场所,按照智能化要求配备配套设施。以设立“四室一平台”即:信息研判室、矛盾调解室、群众接待室、心理服务室和综治信息平台为基础,加快推进数字化管理,稳妥推进智能化服务,全面优化基础管理,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的根本评判标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
深化共治聚力,确保矛盾化解不上交、更和谐。将共建共治基层治理融入社会综合治理大格局,把从源头上预防、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争议,作为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健全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联系沟通制度、分析研判制度、群众接待制度、矛盾调解制度、心理服务制度等各项制度,为规范化运行提供保障。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增强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的合力。
坚持严治强基,确保队伍平安不出事、更有为。充分发挥基层所(分局)一线干部职工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统一,健全培优育人机制,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教育管理监督,严肃工作纪律,打造一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基层工作队伍,努力让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既运转有序又充满活力。
夯实共建共治机制 确保共建共治成效
党建统领。坚持和强化党对新时代“枫桥式”税务(分局)建设的全面领导,各创建单位定期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争取工作支持。严格按照上级党委和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联建共治工作。
联建共治。在镇党委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下,强化上下贯通,拓展横向联通,增强条块协同,增强联建共治合力。建立常态化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综合机制,建立矛盾纠纷一体化运行调解队伍。共同组建“矛盾纠纷调解团、政策解读服务团、法律咨询顾问团”等配套服务团队。
共建共享。制定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各部门业务特点,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定期互通情况,实现信息共享,加强综合协调,强化联建联动,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落实主体。按照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各基层所(分局)立足本职工作创建主阵地作用,严格按照建设标准开展建设工作。各创建单位要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实施新时代“枫桥式”所(分局)建设全过程,力争建成叫得响、过得硬的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
明确标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灵魂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和重要任务。创建工作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建设的根本评判标准,聚焦群众所需所盼,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问题反馈、权益保障通道,健全矛盾、纠纷、争议预防化解综合共治体系,完善舆情分析办理工作机制,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群众路线、创新工作方法,高标准高质量规范推进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建设。
督导指导。镇综治中心严格按照综合治理要求和创建要求做好日常督导指导和协调监督工作。根据各创建单位工作实际,注重听取各单位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做好常态化督导指导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和风险隐患,要责成相关单位、相关责任人及时整改纠治,重大问题及时向党委、政府汇报,并提出处理建议。
赓续前行,续写更加动人的“枫桥故事”岁月峥嵘,里砦镇将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创建工作作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聚焦目标、做实举措、狠抓落实,形成新时代“枫桥式”基层所(分局)创建的合力,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切实提升基层服务保障能力,减少和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周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