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统领筑堡垒 三员三治创枫桥
——蒲县公安局薛关派出所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工作纪实
党建统领筑堡垒 三员三治创枫桥
——蒲县公安局薛关派出所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工作纪实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蒲县公安局薛关派出所设立于1982年10月,现有民警6人、辅警4人,担负着蒲县薛关镇、山中乡两个乡镇14个村委72个自然村和省级重点安保单位“西气东输蒲县分输站”“蒲县城燃天燃气公司”的治安防范和安全保卫任务。辖区常住人口13929人,地理位置与隰县、大宁县、吉县接壤,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G520国道穿境而过,是蒲县以西出境的主要门户。
近年来,全体派出所干警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基层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为实现乡村振兴事业夯实安全稳定的基层基础,着力打造内部管理规范、队伍建设过硬、工作关口前置、一村一警融合的优秀基层警队,确立了党建统领筑堡垒、三员三治创枫桥的“1331”创建思路。即党建引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石,充分发挥党员+警员+社员(社区群众)三方工作合力,构建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的治安防控体系,推动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深度融合,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奋楫扬帆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田坎警务”是薛关派出所活学活用“枫桥经验”“东莱精神”的精髓,共创共享蒲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的“道德银行”典型模式,结合辖区作为农业乡镇的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的警力下沉、工作前置、收集线索、化解矛盾、安全防范、平安创建的有效方式。
充分发挥该辖区山中村作为蒲县“道德银行”模式首创试点,全省“三零”单位创建发源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特色,讲好本地故事,打造本地亮点。多年来,薛关派出所在山中村设立的“警民共治警务室”创新实践的警网融合、警民共治、多元调解矛盾纠纷的成效,辐射带动到辖区两个乡镇14个行政村,进一步加强巩固化解矛盾、平安建设、服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升警民基层共治的能力水平。社区民警和一村一辅警积极参与各村“道德银行”工作,用道德银行星级农户做向导,跨过群众的门坎、下到农民的田坎、走进百姓的心坎,广泛听意见、努力解难事,以作风改变联谊群众、服务群众、取信于民,努力把“田坎警务”打造成法律宣传的新阵地、服务群众的新窗口、展示形象的新舞台、收集社情的新站点、化解矛盾的新模式、构建和谐的新载体、乡村振兴的新力量。“田坎警务”探索实践三年来,对上级推送的重点信访人员和赴省进京上访的信访老户妥善稳控,同步联合乡镇政府、信访部门实施一事一策的化解办法。陆续化解了崔某劳资纠纷进京访事件、王某政策补贴争议进京访事件、曹某农田占地进京访事件、王某民事纠纷赴省访事件、袁某就业分配问题网上投诉事件。消化了一批深层次的矛盾纠纷,目前辖区内挂牌的重点信访事件全部清零。
在探索“田坎警务”基层经验的过程中,组建了五支“蒲子义警”队伍,提炼出“五联五确保”工作法:
一联组织建设,确保问题解决在苗头。选拔德才兼备、综合素质过硬的党员民辅警作为“一村一警”驻村开展工作,把党组织关系转入各村党支部并兼任党支部委员或村委会委员,参加村委事务。动员各村“道德银行”星级农户、民兵队员、治安积极分子为主要力量,组建“蒲子义警”治安巡防队,开展常态化治安巡逻,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治安风险隐患。义警队员协助民警现场调解处置民间纠纷,常态化开展宣传防范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违法犯罪知识,确保问题发现在苗头、解决在基层。
二联警民感情,确保服务群众到地头。推动警力下沉到基层一线、工作关口前置到社区(村委),社区民警和驻村辅警充分调动各驻村工作队,新时代文明实践队、“道德银行”星级农户等公益群体,组建“田坎警务”入户下访队,听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广泛开展为群众“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惠小利”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服务。落实公安派出所户籍业务、窗口审批业务“一次办”“网上办”便民服务。为辖区残疾人、高龄老人上门办理户口和身份证;为辖区高考、中考、国考的莘莘学子开通申领居民身份证和开具证明的绿色通道。深入开展“民辅警进万家”“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联部门力量,确保隐患排查在源头。紧盯该辖区山区森林防火和乡村道路交通安全两项重点风险,宣传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起居安思危防范意识,形成安全生产警钟长鸣,排除隐患常抓不懈的良好格局。社区民辅警紧密联合村委、应急、交管、蓝天救援队等部门力量,调动各村护林员、巡河员、防震减灾员、退伍军人等主体,组建“蒲子义警”应急支援队,协助民警开展日常安全巡防、九小场所消防检查、交通安全劝导、疫情防控、应急值守、应急处突等工作,确保安全隐患发现于小、处置于早。
四联社会组织,确保矛盾化解在村头。践行群众路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派出所组建起乡村两级干部、综治网格员、司法调解员,以及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治安积极分子为主体的“蒲子义警”纠纷调解队,围绕群众生活中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多元化解,对重点突出的矛盾纠纷实施一事一策的调解办法,不仅调解有温度、治理上台阶,更注重把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努力实现矛盾不上交,就地来消化的目标。
五联专业力量,确保法律援助在心头。派出所组建了由乡镇政法委员、综合执法队员、司法员、网格员、信访工作员和“道德银行”星级农户为主体的“蒲子义警”平安建设队,定期在各行政村开展“法律讲堂”普法活动。针对矛盾纠纷调解后仍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以及群众遇到需要维权、投诉、救济、抚恤、法律诉讼等专业问题时提供法律援助,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遇事和解决问题自觉学法、守法、靠法、用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薛关派出所的每一起执法活动和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薛关派出所全体民辅警将以“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契机,扎根乡村、履职尽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队伍,确保一方平安,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周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