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公安局八甲口派出所:
“愚公”驻村工作法 为基层治理添“警”色
阳城县公安局八甲口派出所:
“愚公”驻村工作法 为基层治理添“警”色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阳城县公安局八甲口派出所辖区面积19.2平方公里,共有7个行政村1个社区,常住人口4618户、14742人,集镇中心商户100余家,流动人口1500余人。近年来,随着辖区工业、商贸业的蓬勃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各类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呈现叠加交织的特点,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延伸社区警务触角,让基层社会治理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阳城县公安局八甲口派出所靶向出击,通过实施“愚公”驻村工作法警务新模式,将重心下移、警力下沉,切实让“小愚公”发挥了“大作用”,打通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愚公”下沉 筑牢群防“前沿哨”
6月23日,农历初六,八甲口火车站广场人头攒动,人流如织,车水马龙;逢六赶集的人们三三两两围聚着选购商品的、谈笑风生的、享用美食的……一幅热闹祥和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人群中,走来一支队伍——八甲口派出所的“愚公”们正热情地向群众宣传电信防诈安全防范常识,并提示不要轻易转账汇款,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警力有限,服务无限。八甲口派出所汇聚公安智慧和群众力量,组建了一支由民警辅警、村干部、网格员为骨干补充的实行多元化专群联动工作模式的队伍,协助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等基础防范工作。针对农村、社区、商业主街等人员密集部位和场所,进行不定期巡逻和安全隐患排查,形成凝聚“社会小力量”、构建“安全新格局”的良好局面。
坚持前移防线、前端管理、前瞻治理,通过警力下沉、扎根社区村居,八甲口派出所在推进“愚公”驻村工作法警务模式中,打造警民共治共同体,有效推动了警务工作与群防群治机制高度融合。近两年来,通过专群联动,辖区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警情呈逐年下降趋势。
“愚公”下沉 当好服务“主力军”
“郑警官快到家里坐,上次要不是你及时赶到,我那笔钱估计就打了水漂……”6月26日,八甲口派出所“愚公”郑建峰像往常一样,来到辖区开展反诈宣传。刚进社区一位老同志就热情地和他打起招呼,唠起了家常。
现如今,在八甲口辖区,像郑建峰这样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愚公”还有14名。在推进“愚公”驻村工作法警务模式中,八甲口派出所以民警“改身份”、辅警“添身份”的思路,形成“愚公”驻村的优化结构。派出所的“愚公”们在常态化开展日常巡逻、入户走访等工作中,帮助辖区老弱病残办理业务、关爱留守未成年人、宣传防电诈知识、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他们的身影活跃在社区、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军”。
为切实筑牢社会治安防护网,保一方平安,守百姓安宁。八甲口派出所实行“民警+辅警+巡防员”多网格工作机制,实现了辖区7个村委会1个社区民辅警100%覆盖。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愚公”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愚公”们入村进户,通过走进百姓家中,“拉家常、叙家事、访民情、解民忧”,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村情动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摸排收集各类苗头性矛盾纠纷,对排查出来的“警”情,及时调处、尽早化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事态不升级,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让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八甲口派出所“愚公”驻村工作法的推行有效实现了化解“小纠纷”促进“大和谐”的良好局面。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八甲口派出所的“愚公”们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守护了一方平安。
(李卫彬 卢丽娜)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