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孝文化引领时代风尚 多元调解促进平安创建
阳城县演礼派出所深入推进品牌亮点创建工作
德孝文化引领时代风尚 多元调解促进平安创建
阳城县演礼派出所深入推进品牌亮点创建工作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年来,阳城县公安局演礼派出所在争创“枫桥式派出所”过程中,聚焦党建引领,聚焦网格管理,聚力平安稳定,大力弘扬德孝文化,着力推广“以孝治家,以德治村”的基层治理模式,打造德孝多元调解室,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筑牢了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服务演礼新城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三级调解网格
演礼派出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将警网融合、一村一警工作机制与各村“党建+网格+10户联防”的乡村治理模式相融合,以德孝多元调解室为平台,建立了辐射辖区十三村的三级调解网格。一级调解网格为各村的微网格,由微网格的党小组长负责,与各包村民辅警、网格员共同对网格内的各类家庭、婚姻、邻里等纠纷及风险隐患进行“过筛子”“拉网式”全面排查,对简单的矛盾纠纷进行初次调解。二级调解网格依托各村综治中心,由各村支部书记兼网格长牵头,以包村民辅警、村内的调解员为基础,聘请村内德高望众、公道正派、明理识事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调解队伍,对各微网格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三级调解网格为德孝多元调解室,各村对调解不了的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提交派出所,由派出所牵头与镇综治中心、司法、法庭、律师及相关站所联系后进行多元调解。
今年2月16日,崔女士和丈夫张某在阳城县人民法院调解离婚。离婚后,崔女士和父亲崔某回到前夫家中取自己的户口本、衣服等生活用品,婆婆张某认为己经离婚了,就不能再进该家门,于是双方发生争执。这是一起因婚姻引起的家庭纠纷,因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婚姻关系已经破裂,调处难度较大。在德孝多元调解室里,派出所民警在多方的参与下,以古代的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故事为例子进行劝解,从婚姻家庭相互包容理解到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家庭影响说到矛盾的起因,对双方分别进行批评教育,劝导他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后悔终身,最终打破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婆媳互相谦让,该起由家庭矛盾引发的纠纷成功得到化解。今年以来,演礼派出所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余起,为全镇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调解工作效能
在社会治理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实践中,演礼派出所经过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提练,总结出了“冷、感、查、定、调、访”六步工作法,有效地提升了化解矛盾纠纷的成功率和工作效率。
今年6月10日,张某因工资纠纷问题与王某锋发生争执,双方从言辞争辩到彼此推搡,剑拔弩张,张某借着酒劲要用菜刀砍王某锋,情况十分危险。派出所民警到达现场后,迅速控制事态,将当事双方带到派出所,在德孝多元调解室,围绕矛盾双方的争议焦点,民警通过法律讲解、争议答复、心理安慰等办法,进行调前准备,然后启动“六步”工作法进行调解。首先让当事双方冷静情绪,恢复理智;其次调解员用真情实感引导当事人相互沟通,同意接受调解;第三步调查纠纷发生的原因;第四步制定调解方案和策略;第五步因人因事而宜,采取从道德层面进行感化教育,引导双方提高思想觉悟,从法律层面进行普法教育,了解法律后果,提醒理性处理,然后,以案说法、讲事明理。在多方的参与和努力下,经过长达8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避免了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第二天民警还对当事人进行回访,防止了纠纷反复,做到矛盾隐患彻底消除。
演礼派出所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还探索“线上+线下”立体化的工作方法,以应对新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挑战。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期盼、解决群众难题,在各村显要位置亮出了包村民辅警公示牌,发放了警民联系卡,建立了“网上民调治保群”,由民辅警在群内亮明身份,达到了“线上+线下”联动,实现信息及时传递、隐患有效排查。一条条详细的网上工作信息,记录着派出所在群内24小时接受群众的求助、咨询、预约的工作记录。近年来,演礼新城建设项目多,人员流动性大,矛盾纠纷频发,辖区案件多,解决问题难度也在增大,很多矛盾纠纷都是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达到有效化解。近三年来,共处理各类纠纷案件100余起。有力地维护了演礼新城建设的社会秩序,为省市县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创优发展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完善“四项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多年来,演礼派出所以德孝多元调解室为平台,以乡村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为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四项机制,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完善工作联动推进机制。在平安乡村建设过程中,他们构建了“村党组织负责人统筹协调,包案民辅警精准推进,治保会一线管控”的工作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列出重要信息、问题堵点、化解措施、化解时限“四清单”,制定“五包一”化解方案,形成了上下联动、沟通顺畅、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的工作局面。
(二)是完善密切联系群众机制。通过“一村一警”工作机制,民辅警对全镇5000余户居民实行了全覆盖包保责任制。今年以来,他们每周都深入包联居民户走访,开展法治宣传100多场,及时倾听民意,掌握民情,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协调三级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帮助解决各类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人到网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进家门”。
(三)是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为进一步压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责任,他们坚持每月组织一次调解员、网格员围绕征地拆迁、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感情纠纷、债务纠纷、涉法涉诉等进行“拉网式、动态式”矛盾纠纷排查,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进行分析研判,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有效管理,精准化解。
(四)是完善考核督导问责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高压线”作用,把矛盾纠纷调处纳入包村民辅警和村两委干部、民调治保、网格员全年平安建设百分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在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在年终评优评先和评星定级中予以倾斜,对考核不称职,化解矛盾纠纷不力的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平安创建,任重而道远。今后工作中,演礼派出所将不断优化德孝多元调解室工作方法,拓展调解室的功能,在进行常规调解工作的基础上,将调解室打造成法律咨询、心理疏导、优秀文化传播、“五防”宣传等功能主阵地,全方位服务辖区群众,在辖区营造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为实现家家欢歌、户户和谐、人人友爱的平安演礼贡献力量。(孙昊 田云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