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创新“1356”模式 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和顺县:创新“1356”模式 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按照省、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部署要求,和顺县紧扣“1+N”调度指挥平台建设目标,将12345政府热线、政府门户网站、城乡综合行政执法、综治网格、“群众管家”手机APP、企业诉求等渠道关于行政执法、社会民生、政务信息等事项的登记、分流、转办、督办、统筹协调工作实现统一归口管理。以“一个平台总调度、一张网络全覆盖、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体系促运行”为抓手,探索创新了“1356”平台工作模式,有效推动了基层治理的良性开展。
一个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全县域社会治理调度指挥平台。平台共设置了网格管理、群众管家、行政执法、支部建设、政策宣传、执法地图、积分考核和系统管理八大模块。将全县8个乡镇、1个城区、43个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纳入调度系统。同步开发了群众管家APP,全县所有的网格员、乡镇、职能单位、企业、群众都可将基层治理事件通过群众管家APP上传至平台,开通了为民服务的直通车,搭建起信息共享、部门协作、一网通办的大联动格局,实现社会治理全覆盖、社会动态全掌握、服务保障无缝隙、公共服务无遗漏。社会治理调度指挥平台试运行以来,共受理处置各类问题407件,办结360件,办结率为88.45%。其中,乡镇共办理364 件,办结338件,办结率为92.9%。职能部门共办理43件,办结39件,办结率91%。
三级办理:按事(案)件难易程度和权限,将事(案)件划分为三类。一般事(案)件乡镇及其职部门可自行处置,限3个工作日内完结,并及时反馈,备案归档。重大事(案)件跨乡镇或跨部门,由乡镇及相关部门报县级指挥中心,县级指挥中心受理事(案)件后指派乡镇与部门、乡镇与乡镇联合处理,限7个工作日内完结,及时反馈后备案归档。重特大事(案)件乡镇和部门无法处置,上报县级指挥中心,县级指挥中心及时报县分管领导审批,研究办理,限30个工作日内完结,及时反馈后备案归档。如2023年1月11日,松烟镇执法员袁某在巡逻过程中发现有人非法加水,通过群众管家APP上报到乡镇。乡镇协调执法员李某前往事发地点共同执法。经过说服教育,当日,加水人员已经自行拆除加水设备,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乡镇当日将处理结果上报平台,备案归档。
五治融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构建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政治方面,强化“政治”引领,以党建惠民心、聚合力,打造党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一核多元”基层治理共同体,变基层治理“单兵作战”为“集团作战”;自治方面,创建“自治”机制,以民主促动力、激活力,建立村民代表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机构,构建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三民”善治新格局;法治方面,运用“法治”手段,以法治保稳定、促和谐,实现“一村一警”全覆盖,建立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德治方面,突出“德治”教化润百家、育文明,以实现新时代文明为平台,依托道德讲堂、民风民俗等为载体,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孝老爱亲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智治方面,提升“智治”能力,以科技强支撑,提效能,深化“互联网+”,按照“人、地、事、物、组织”五大要素,建立全县域信息数据库,推动多网合一、实体化运行,打通“自下而上”的基层治理通道。
六步闭环:乡镇、部门“吹哨”,上报事(案)件,县指挥中心“平台听哨”,按事件难易程度和权限“分流指派”,乡镇及部门发挥“职能处置”,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反馈”“核查结案”,指挥中心“打分考核”,形成“六步闭环”工作流程。今年3月27日,李阳镇上丰村网格员杜某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有人在该村附近的荒山里用铲车挖石头。网格员及时“吹哨”,将事件现场照相,通过群众管家APP,上报到李阳镇政府。李阳镇政府接收到事件后,经过研判需要和县直部门联合执法,就向指挥中心上报,请求指挥中心调度自然资源局联合执法。指挥中心“平台听哨”接收到上报事件后,“分流指派”自然资源局到李阳镇同乡镇执法员共同取证、联合执法。3月28日,乡镇和自然资源局到现场进行“职能处置”。事件“办结反馈”的现场图片和结果也一同上报平台“核查结案”。指挥中心将处理结果“打分考核”并给出审批意见,李阳镇、自然资源局将该事件形成案卷、归档留存。
今年以来,在“1356”工作模式规范指引下,累计处理36个行政执法类事件,140个社会民生类事件,106个平安建设类事件和118个公共服务类事件,未发生一起群众上访或行政诉讼的事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助力市场主体健康、良性发展,优化了营商环境,确保了群众和企业身边的烦心事有人听、有人办、有人管,全县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张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