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横岭镇:行政执法改革为基层执法排忧解难
和顺县横岭镇:行政执法改革为基层执法排忧解难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日,随着轰隆巨响,位于和顺县横岭镇横岭村的2处临河碍洪违章建筑被依法拆除。辖区内碧海食用菌基地临河菇棚、诚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临河菇棚等建设严重影响行洪,横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重拳出击,对危害百姓生命财产的临河违章建筑进行严厉打击。
横岭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着眼科学、规范、高效的执法体系,以点带面,大胆探索,有效实践,按要求整合不同行业、领域、部门执法权限和力量,实行全镇行政执法全覆盖,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化零为整”整合队伍 解机构“多头设立”难题
今年以来,为解决基层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力量分散问题,横岭镇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实现了“一支队伍管执法”。通过设置机构,整合镇干部资源,抽调各系统人员组建行政执法队伍,以横岭镇综合执法队开展执法工作,通过改革“九龙治水”变为“一门执法”,化零为整使得执法力量更加集中。乡镇执法队成立以来共开展拆除行动3次,检查行动百余次,执法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专业标准”健全机制 解执法“简单粗放”难题
创新体制机制,成立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由镇长担任队长,负责上下统筹协调工作;建立综合执法队伍体系,依托县乡联动执法机制,结合镇长、行政执法人员、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实现执法事项无缝隙监管。创建规范运作流程,通过规范权责清单、阵地建设、执法流程等,对发现的违法违章行为下达通知书,增加执法柔性,对拒不配合的采取强制执法,体现法律权威。
“权责相匹”下沉资源 解基层“有责无权”难题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真正做到了下放执法事项,切实将执法触角下沉和延伸到基层一线,使行政执法的强度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了该镇“没有执法权”、对违法现象“看得见管不着”难题。下白岩村养牛园区清漳西源临河牛棚拆除、碧海食用菌基地临河菇棚拆除、横岭村诚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临河菇棚、以及烘干厂房的拆除,都基于执法队的成立、开展执法行动得到了及时的解决,基层治理也因此有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乡村振兴治理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和顺县横岭镇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切实立足治理解决工作难点,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果断开展执法行动,为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基层权责不一致提供了有效手段,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治理利器。(李书江)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