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九龙管水”到“一龙治水”的上党实践

——长治市上党区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纪实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行政执法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巍巍太行山、层峦叠嶂,滔滔漳河水、川流不息。在山之西麓、河之南畔,有一处美丽富饶、山川锦绣的土地——长治市上党区。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一句“上党从来天下脊”已让这里蜚声华夏,这里是晋冀豫的“要冲之会”,也是享誉全国的“煤铁之乡”。如果说炎帝尝百草、潞商闯天下是其悠久历史的文明印记;那么,全面推进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则是这片土地在新时代征程中又一精彩一笔。

全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治市上党区委、区政府把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来抓。精心部署、因地制宜、创新实践,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为中心,以“五场硬仗”为重点,以“两项机制”为抓手的“152”基层综合执法改革新模式。实现了从“九龙管水”到“一龙治水”的华丽跃变。

改革潮头党旗红

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是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不变初心。为了让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始终,上党区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这个中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强化。

一是党委挂帅推动。区委专门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专班;乡镇成立了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实施小组。实现了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

二是支部建在队上。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统一成立联合党支部,十大执法单位下派人员组织关系全部转入,确保执法队成为乡镇党委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核心力量。

三是党员优先入队。目前,全区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120人,其中党员达100人,占到了队伍总数的83%。党员队员的充实和提高,让党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在了一线,让党的旗帜飘扬在了基层执法的最前沿。

五场硬仗育精兵

强化保障提素质,厉兵秣马再出征。按照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架构明确、权责清晰、素质过硬、协作顺畅、保障有力”的五大原则,上党区着力打好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五场硬仗。

一是组建执法队伍硬仗。在队伍架构上明确了由乡镇长或街道办主任担任队长,分管政法工作的副职担任副队长;在内设机构上确立了“三室三队”模式;在队伍组成上确立了“乡镇编内人员+部门下派人员”的上下组合模式。

二是规范执法行为硬仗。按照“部门核、乡镇选、司法审”的工作步骤,先后梳理乡镇执法事项46项;委托下放执法事项4项,赋权乡镇执法事项55项;实现了一乡镇一清单,以清单定权责。

三是提升执法能力硬仗。该区分两个阶段开展了执法改革专项培训和执法业务专题培训两大类集中培训,参训人数达到600余人次;同时开展了“夏季保安全护民生专项执法行动”,实行以干代训。多轮次立体化的培训形式,有力提升了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实战水平。

四是健全协作机制硬仗。为使执法工作能协作顺畅,该区专门印发了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等多项制度性规定;并将相关法律法规、执法规范、制度机制汇编成册;成为加强部门联动,指导规范业务工作的有力指南。

五是打好执法保障硬仗。2022年6月21日,该区在全市首家举办执法装备配发仪式;为各乡镇综合执法队配发了执法车辆等15大类80余套执法装备,为提升基层执法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和物力支持。同时,全区10个乡镇街道按照“六室一库”的高标准配置了专门的办公场所。

两项机制促运转

为确保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能高效运行,结合该区实际,该区在工作中还探索推行了两大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基层执法工作机制。

围绕乡镇(街道)在日常执法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自身无法处置时,可以向区综治中心反映,区综治中心向执法部门发出指令,执法部门接到指令后,快速到现场进行处置,并在7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至区综治中心。

二是建立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该区由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牵头,专门制定出台了全区综合行政执法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跨乡镇跨部门的综合执法问题和重大疑难执法案件。

走进如今的长治市上党区,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蓝;城镇乡村、阡陌乡野,干净整洁、秩序井然。从以前看得见的管不了,变成了现在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各种基层违法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基层治理能力得到了有力提升。 基层执法改革在这片土地上写下了一篇篇精彩的惠民篇章,也将铸就上党区更加辉煌的明天。 (牛忠强)

(责编:李书江、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