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李阳镇综合执法队:
打好护林“主动仗”筑牢防火“安全墙”
和顺县李阳镇综合执法队:
打好护林“主动仗”筑牢防火“安全墙”
森林防火是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群众生命财产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和顺县李阳镇综合执法队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森林防火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的方针,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应急预案为支撑、以典型做法为抓手、以宣传引导为突破,全面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强化制度建设,筑牢防火责任体系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森林防火工作的根本保障。李阳镇综合执法队以制度建设为切入点,推动防火责任层层压实、措施精准落地。
建立“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书记+包村干部+护林员”五级责任体系,明确镇分管领导包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的职责分工,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3332份,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将全镇森林区域划分为7个点区,每个点区配备2名执法队员,依托无线电对讲机实时监测火情,形成“人在网中走、火在线上控”的动态管理机制。
联合林业站、派出所、应急办等部门,每周召开防火工作例会,分析隐患、部署行动。累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12次,查处违规用火行为6起,形成高压震慑态势。
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科学高效的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火情的核心支撑。李阳镇综合执法队通过完善预案体系、强化实战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针对不同火险等级和地形特点,根据《李阳镇2025年森林草原防灭火应急预案》制定《森林火灾应急处置预案》《重点林区专项预案》等文件,明确火情上报流程、应急响应级别和救援力量调配机制。
镇级储备铁锹200把、水壶300个、灭火弹300个、对讲机20个、防火专罩20套、风力灭火机4个。根据大、中、小“三类村”标准,按照“每村配备铁锹不少于15把、应急队员不少于15名、水壶不少于100个”的要求进行物资储备,确保发生火情拿得出、用得上、灭得了。
组织镇村两级应急队伍开展“以水灭火”“夜间扑救”等实战演练4次,模拟火场环境检验预案可行性,参训人员达200余人次,队伍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以内。
创新典型做法,打造防火特色亮点
在常态化防控基础上,李阳镇综合执法队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特色做法。
排查到位:对林区周边农户、养殖户开展全覆盖排查,建立用火台账,签订承诺书300余份。
值守到位:在进山路口设置临时检查站6处,严格实行“扫码进山、火种收缴”制度,累计收缴打火机、香烛等火源80余件。
巡查到位:组建3支巡逻队,每日对林区边缘、坟地等重点区域开展高频次巡查,及时制止露天焚烧行为。
结合各村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安排专人对林区进行全天候监测,发现烟雾技术报警,实现“早发现、早处置”。
开通24小时防火举报热线,对提供有效线索的群众给予现金奖励,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深化宣传力度,营造全民防火氛围
宣传是森林防火的“第一道防线”。李阳镇综合执法队坚持“线上线下”双线发力,推动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级微信群推送防火知识、警示案例50余条,阅读量超2万人次。
制作短视频《森林防火三句半》,通过线上平台传播,点击量突破1万次。
开展“防火宣传进校园”活动,举办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覆盖学生600余人。
在公路沿线、林区入口悬挂横幅80条,粉刷固定标语50处,营造“抬头可见、驻足可学”的浓厚氛围。
李阳镇综合执法队对林区周边农户、留守老人、牛羊工等高风险群体,采取“一对一”入户宣传,发放《防火告知书》500份,并落实监护人责任,严防人为失火。
森林防火责任重于泰山。李阳镇综合执法队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应急能力、创新工作举措,坚决打赢森林防火攻坚战,为守护绿水青山、建设平安李阳贡献力量! (杜浩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