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义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探索“三五”综合执法新模式,推进基层减负赋能新成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行政执法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和顺县义兴镇聚焦“人、事、制、训、物”五个关键字,抓住“由谁来干、该干什么活、能办什么事、应担什么责、怎么干更好”五个着力点,明确“强队伍、定清单、建机制、抓培训、强保障”五步走的工作思路,大胆探索,以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小切口”,推进基层减负赋能“大纵深”。

  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开启执法第一步

  规范化配强执法队伍。组建镇长任队长、12名专职执法队员、3支执法辅助(后备队员、安监站、稽查队队员、农村网格员)的“12+6+10+514”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执法力量由“单兵作战”到“多元发力”转变。

  多元化提升业务技能。每季度至少一次聘请市、县执法专家,进行针对性的“以案释法”。2024年组织专题培训会6次,线上学习19次、100学时,指导执法案件实操20次。

  精准梳理执法事项清单,迈好赋权第二步

  明职责,法定职权必须为。梳理赋权权责清单,强化学习生态环保、城乡建设、自然资源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基层迫切需要的执法事项、法律条款,确保事权清晰、责能相适。

  厘边界,松绑减负提效能。聚焦权责事项,对上级下放55项赋权事项逐一分析,对不切合义兴实际情况承接困难的事项,向上级建议取消赋权,最终形成47项赋权执法事项清单。

  加强行政执法制度建设,走实衔接第三步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建立“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联合执法”机制,2024年,开展各类执法检查163次,下达执法文书80余份,行政处罚案件53起,罚款共计252.31万元。

  强化行政执法部门联动。完善联动运行、调度指挥、网格员协助执法等工作,加强与环保、住建、应急等部门的协作和及其他乡镇综合执法的沟通,实现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常态推进业务案例教学,跨入规范第四步

  复制“1+N”模式。通过一次具体执法实践及总结有效促进执法行为规范化。如2024年拆除新和大街3处违法建筑,秉持“执法+服务”的理念,成功引导违法当事人配合完成整改。

  总结典型案例。寓“执法”于普法,将典型案例制作成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度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意识,达到查纠一起、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

  优化行政执法资源配置,踏稳改革第五步

  强化阵地保障。设立应急救助金10万元,投资30余万元设置“五室一库”,配备执法记录仪、照相机、强光手电、摄像机、手持喊话筒、风力灭火器等执法设备25大类337件。

  打造实训基地。配置大型会议室、综合培训基地、案件分析研判室,在紫罗、联坪两区建立综合行政执法实操基地,组织执法队员进行野外和实操训练,提升执法队伍综合素质。(陈叶峰)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