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平松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推行“1133”工作法
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和顺县平松乡综合行政执法队创新推行“1133”工作法
推动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走深走实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自“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和顺县平松乡人民政府聚焦基层痛点,执法难点,找准抓手,坚持法情理相统一原则,创新推行“1133”工作法,锚定“打造一流基层执法队伍,筑牢一流乡镇执法阵地”的“双一目标”,严格落实“三大举措”完善行政执法体系,持续推行“三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锚定“双一目标”,笃行实干抓支点
一是抓好队伍建设“联合执法”。精选乡镇学习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干部作为执法队员,强化执法培训,确保100%持证上岗。实行“乡镇执法队伍+业务单位指导员+派驻单位执法队伍”联合大执法模式,全面整合交通运输、农业、文化市场、城市管理、应急管理、卫生健康、劳动监察、生态环境保护等8个业务指导员和实行派驻体制的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执法队伍纳入进乡镇执法模块,以联合执法模式开展行政执法工作。
二是打造执法阵地“定向统领”。因地制宜,在原司法所基础上提质改造,完成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场所建设并悬挂好各类标识牌。科学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接待室、案件询问室、行政调解室(案件听证室)、案件档案室、涉案物品管理库“五室一库”。用足用好执法经费,配齐电脑、执法记录仪等执法办公设备,将《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上墙,统一门牌标识和执法服装,以规范化阵地建设展示执法大队良好形象。
实施“三大举措”,攻坚破难治痛点
一是严把制度建设“夯基垒台”。积极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审议通过了《平松乡关于完善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队伍建设,定人定岗,明确责任人员,执法队分为5个小组:日常联络组、文件收发组、对外宣传组、资料归档组、案件文书组等。根据乡内系统分工与专业技能的不同,针对下放到乡镇的行政职权进行了梳理并详细分工,责任到人。
二是制定执法清单“有章可依”。按照要求承接上级下放执法事项清单,制定出台了全乡执法事项清单55项。清单内容分为三类:法律法规授权的职权事项(以乡镇名义执法);县级部门委托行使的职权事项(以委托部门名义执法);由乡镇负责日常巡查、上级部门处置的职权事项(乡镇吹哨,部门报到)。
三是用好智慧平台“科技赋能”。积极配合县社会治理服务保障中心的执法改革工作,利用好乡镇执法分平台,主动融入和顺县调度系统中去,严格按照“13710”工作制度进行调度指挥,由“单兵作战” 转向“融合作战”。广泛宣传,引导群众使用“群众管家”APP平台,有效行使行政执法监督权。
推行“三化建设”,提质增效有亮点
一是细化学习培训方案,引进高质量培训课程。严格落实执法队学习培训计划,常态化开展培训课程,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会,检验学习效果。积极筹备多样化、情景化培训项目,例如案件查办模拟演练,行政执法仿真训练等。强化与司法部门的交流合作,邀请其开展专业化课程讲解。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做,打造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
二是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多样化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好“群众管家”宣传窗口和“晋在平松”抖音线上平台,录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视频。积极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引领群众参与。执法为民,打造心系群众的执法队伍。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完善区域化综合执法。与上级执法部门积极沟通,为构建好信息共享、线索和案件移送、联合调查、案情通报等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逐步实现乡镇综合检查与上级专业执法的有机结合。与邻近乡镇积极沟通交流,打造信息共享、联动协作的执法队伍。(李子幸)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