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县义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上好“四堂课”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蓄”势待发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行政执法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和顺县义兴镇把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依托“四堂课”,从理论、业务、典型、实践上发力,不断创新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水平、助推执法改革,打造综合行政执法义兴样板,推动基层治理再上新台阶。

  上好理论课,认清形势找方向,厘清执法边界

  面对基层一线执法现象散而乱、大而杂的形势,义兴镇始终坚持上好执法理论第一课,通过学理论、强手段、提服务,进一步规范操作流程,明确执法职责与边界,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使执法更加公平公正。截至目前,义兴镇共召开综合行政执法理论学习20余次,并围绕规范化步骤开展专题学习,推行说理式执法教育,全面实现了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行政执法行为被纠错率明显下降。

  上好业务课,对照先进找做法,打造执法铁军

  义兴镇聚焦执法队伍建设,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建立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日常学+定期培训”的学习制度,与各业务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对接,本着“做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执法队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针对综合执法过程中的约谈不规范、填写执法文书不正规的情况,聘请技术专家、法律顾问对综合行政执法队全体成员进行培训,明晰综合执法指挥平台职能,加强对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的管理和使用,进一步规范执法队员工作纪律、提高执法素质,提升执法效能。

  上好典型课,提炼经验找路径,规范执法流程

  义兴镇党委引导各执法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推行柔性执法,以教育劝导为主,让群众知法懂法,使执法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执法实践中坚持审慎包容监管,在管理模式中推行先劝导、多宣传、帮整改、少处罚,有效引导违法对象自我改正,违规行为逐步消除,社会危害减少减轻。针对执法队日常检查时发现318省道旁汽车维修店存在轮胎乱放、垃圾乱扔影响省道环境的现象,执法人员在义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带领下会同环保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员亮证后首先对店主进行耐心劝导,讲清事理,正确引导,经过一番说服教育,店主对下达的《生活垃圾清理整改通知书》表示完全接受,并表示马上整改,彻底清除。真正助力市场主体健康、良性发展,释放行政执法温情善意,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上好实践课,学用结合找方法,构建执法体系

  义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由18名执法队员、5名纠察队成员、13名安监站成员、5名到村任职大学生辅助执法人员以及43名网格长514名网格员组成。在具体实践中坚持“边干边学边总结”。目前已经制定一套较为完备的执法制度。执法队员严格按照制度执法,严格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严格落实法制审核制度,以保证每一个案件经得起法律检验、经得起事实检验、经得起实践检验。并结合义兴镇划片管理实际,将行政执法融入全科网格。乡镇微网格员担任执法联络员,对网格治理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先由网格员上门劝说,劝说无效后及时上报镇执法队,通过网格管理与行政执法深入融合,让问题消化在萌芽、矛盾化解在基层。截至目前,义兴镇已开展执法检查185次,下达执法文书 7份,处置各类问题27件,切实提高了基层治理效能,使得“网格员吹哨、执法队报到”成为现实。

  下一步,义兴镇将在建设一支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上持续发力,聚焦目标、铆足干劲、敢闯敢试、创新突破,确保行政执法事项“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着力提升乡镇综合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李力 赵雅婷)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