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尧都区法院:小标的 大矛盾 “昕”调解 就履行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检新风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日,临汾市尧都区法院立案庭魏昕法官调解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当事人当庭履行,冰释前嫌。“姐,我感觉这个案子调不成,咱直接判吧。”“判决不是目的,定分止争才是。只要有一线调解的希望,就要尽全力试试!”

  被告杨某与原告席某原先系雇佣关系。被告杨某因个人原因向原告席某借款2万余元,并于2021年10月27日向席某出具借条一张。后原告席某以杨某未归还借款为由诉至法院,要求杨某偿还借款。

  本案原被告之间不仅有借贷关系,还存在雇佣关系,因此双方在质证过程中,对于出具借条之后被告向原告的转账款项性质系还款还是工资存在较大争议。魏法官耐心帮助二人一笔一笔核对转账数额及性质,十多笔转账记录中双方均认可的仅三笔,剩余转账双方各执一词,差距甚大,僵持不下。法官考虑到,仅凭现有证据作出判决不能真正解决二人之间的问题,而且对于涉案款项中的工资部分,还会再引起其他诉讼。为了帮助双方彻底化解矛盾,同时也减少双方的损失,魏法官在二人之间展开调解。法官从二人原先系十多年雇佣关系入手打“感情牌”,在法官的劝导下双方态度有所缓和,原告提出因家人住院急需用钱所以才提起诉讼,被告也解释是因为疫情导致门店效益差濒临倒闭所以没有及时还清。双方在法官的引导下换位思考,各自做出让步,最后,听取了法官的意见,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为表诚意,当庭履行。

  在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中,速裁法官总是愿意拿出时间和耐心开展调解工作。能调则调,应调尽调,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提升了司法效率。既均衡了利益保障了群众权益,化解了矛盾减少了社会对抗,又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和谐。(周海 邓苗苗)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