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云冈区人民法院平易街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抗疫纪实
大同云冈区人民法院平易街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抗疫纪实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金秋十月的古城大同,原本应该到处洋溢着热闹与祥和,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这座城市不得不按下了静默键。在疫情袭来之时,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畏艰险,逆流而上,主动选择到危险丛生的高风险小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就是大同市云冈区人民法院平易街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7名青年干警。坐在审判台,他们是审理案件的人民法官;穿上防护服,他们又是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政法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2022年10月22日晚,大同云冈法院接云冈区委通知,云冈区新文街道平易街社区出现阳性感染者,社区力量不足,急需人手支援。该院党组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了一支由7名青年干警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星夜赶赴已被划为高风险小区的平易街社区。
到达社区后,队员们迅速与街道、社区对接,明确任务,做好防护,同时配合社区在封控的单元门安装门磁,并与干警手机绑定,一旦有响动,及时到达被警戒线封控的楼栋,劝导居民做好居家隔离,不要随意外出。队员们共分成三组,每组负责一个楼栋,二十四小时轮流值守,确保封控楼栋不能跑出一人,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条。
当晚,队员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将区应急管理局发放的民政救灾帐篷搭好,随后自己动手组装简易高低床。凌晨一点多,听说行李回来了,大家又借了一辆脚踏三轮车,到小区门口将行李搬运回来。等睡下后,已是次日凌晨两点多。夜里的帐篷,寒风偷偷地从缝隙里往进钻,队员们冻得瑟瑟发抖,但大家依然咬紧牙关,和衣而眠。大家笑着说:“这有啥了,就当是到野外宿营了,平时哪有这机会了。”
10月23日中午,队员们正准备吃饭,突然有一中年男子撩开帐篷门帘,急切地问道:“法院的同志们,我家老人肚子痛得厉害,打120说是没有车了,能不能麻烦你们往医院送一下病人?”队员们听后,二话不说,立即联系街道和社区报备后,由两名干警开警车迅速将老人送往就近的同煤总院平旺院区,为挽救生命搭建了绿色通道。
队员们在这里驻守了14天,每天早上简单洗漱一下,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化身秩序维护员,向大家普及静默管理期间的防控要求,加强对高风险楼栋的日常巡查,对小区内闲逛、聚集的人员进行喊话劝离,对下楼做核酸的居民要求大家保持合理间距,做好秩序维护工作。
在保供物资到达社区后,他们又化身搬运工,将带有泥土芬芳的蔬菜,就着秋日的寒风与暖阳,分批分段卸车,搬运至遮阳避风的空地,方便社区存储与分发。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协助社区根据楼栋分发蔬菜,让居民及时吃到新鲜放心的蔬菜。
秋日的夜虽然寒冷,但队员们却感受到了来自居民们的关怀和暖意。帐篷尚未搭起时,一位阿姨得知干警们需要彻夜值守,主动打开自家轿车车门,让大家御寒休息;发现干警们没有携带换洗衣物和生活用品,一位大哥送来崭新的毛巾和内衣;看到干警们没有热水洗脸泡脚时,一位大姐主动邀请大家到她家里打热水;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钻进帐篷对干警们说:“你们辛苦了!”随后,留下毛毡鞋垫和厚袜子转身离去。太多的感动,温暖着干警们,居民们的善举深深地鼓舞了大家。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一句简单的话在耳畔回响了三年,面对三年不退的疫情,谁都不是局外人。没有人生来勇敢,只因为被需要,他们就选择逆风前行,他们只是想为守护自己的家园多出一份力,多做一些事。在他们的心中,总有一团烈火,他们坚信,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植根人民,才能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丁建华 张晋)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