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检察院:公益诉讼监督 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检新风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日,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再次来到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挂甲山摩崖石刻院内,这里的景象与几个月前相比焕然一新。

  保护文物就是保护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守护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挂甲山摩崖石刻造像在山西吉县城南0.5公里,2019年10月7日,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22年3月,吉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吴青峰带领第三检察部检察人员对县域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摸排时发现,在距离石刻周边不足三米的院子当中被种上了蔬菜,属于违规种植行为,可能致使国家利益受到侵害。

  随后,吉县检察院立即开展公益诉讼调查,通过无人机航拍巡检、现场走访拍照等多种方式,发现除院内种菜问题外,挂甲山石刻后方地面还出现多处破损和裂缝,如遇大、暴雨天气,很可能坍塌,严重危及文物安全。为此,吉县人民检察院向吉县文化和旅游局未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制发检察建议,要求对挂甲山摩崖石刻加强管理和保护,组织人员对菜地进行清理,同时消除文物保护隐患,加强日常维护和监督管理。

  为确保落实效果,吉县检察院检察官主动与相关职能单位沟通,持续跟进整改进展,随时听取双方意见,积极推动整改方案的完善落实。2022年6月,吉县文化和旅游局书面回复履职情况,通过召开专门整改工作会等形式,督促文物主管单位文物旅游发展中心落实保护责任,组织人员对违规种植菜地进行了全面清理。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向政府请示资金,对石刻文物后方裂缝的现象,及时抢险、排险、加固、清理和修缮。并对全县48处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了隐患排查工作,与乡镇政府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履行文物保护责任。

  为使摩崖石刻得到了更为科学有效的保护和修缮,吉县文化和旅游局按照相关程序和要求,编制修善方案。目前,挂甲山摩崖石刻保护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纳入县发改委项目库,待省发改委通过项目审核,将立即开展进一步的环境整治和修复保护利用工作。

  吉县人民检察院运用诉前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履职,形成保护合力,本案的成功办理正是公益诉讼检察促进文物保护的生动实践。(周海)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