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县法院赋予新时代法庭新内涵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浮山县法院赋予新时代法庭新内涵 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8月9日,浮山县人民法院召开响水河人民法庭工作部署座谈会,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新要求新理念新内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人民法庭重点工作,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实现新发展。
响水河人民法庭位于浮山县响水河镇,管辖东张乡、槐埝乡、响水河镇及二峰山矿区,辖区含38个行政村,人口约6.4万人。法庭现址建于2001年,设有办公区和生活区。为进一步完善法庭功能,优化法庭布局,自去年以来对响水河法庭软硬件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为人民法庭智慧赋能,到目前法庭各项基础设施已相当完备,可实现远程立案、直接立案、庭审直播、视频同步录制、云法庭开庭等功能,让人民群众成为智慧法院建设的最大受益者。生活区及办公区环境也焕然一新,为干警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座谈会上,党组成员、响水河法庭负责人盖燕雷作了表态发言,党组副书记、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院长郭洁介绍了响水河法庭基本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党组书记、院长赵志奇强调,加强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等决策部署的现实需要,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得力抓手,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法庭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二是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三是要延伸服务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四是要夯实能力基础,加强法庭队伍建设。
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浮山法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做实做细“七项重点工作”,加强诉源治理和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着力提升人民法庭解决纠纷、服务群众能力水平。
一是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充分运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工作平台,广泛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形成多元解纷格局,引导人民群众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纠纷。二是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建设。推动诉讼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在人民法庭建立诉讼服务站,方便当事人随时随地办理诉讼业务,逐步探索简单案件直接执行的工作方法,为人民群众提供上线下全流程诉讼服务。三是完善巡回审判制度。合理设置巡回办案点和诉讼服务点,实地调解处理矛盾纠纷,把法庭搬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结合当地民风民俗、人情事理开展调解工作,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四是加强基层法治宣传。通过巡回审判、公开审理、以案说法、送法下乡等活动,宣传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基层干部和群众法治观念。五是创建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人民主体,力争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贡献司法力量。六是发挥环境资源保护职能。在法治宣传、涉环资纠纷化解上充分发挥前沿阵地的作用,助力全县环境资源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七是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特色法庭。立足太岳板块“优化营商环境”人民法庭的定位,重点打造服务营商环境、产业转型特色法庭,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周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