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县法院:多措并举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势赋能
安泽县法院:多措并举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势赋能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安泽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系列指示精神,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法院服务大局的重要抓手。2021年,在临汾市中级法院的指导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区位优势,率先将唐城法庭打造成全省第一个优化营商环境基层人民法庭,真正做到服务好群众、服务好职工、服务好企业。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责任。为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法庭建设工作,安泽法院研究成立了院优化法治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院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庭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每位班子成员牵头主抓一项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全院上下联动,统筹配合,有力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完成法庭建设任务。2021年,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在乔杰院长亲临唐城人民法庭的精心指导下,安泽法院率先将唐城法庭打造成优化营商环境的基层人民法庭。工作中,安泽法院克服洪涝灾害、灾后重建、疫情防控等重重困难,分组走访了辖区内各个企业,征集企业信息,编制了完善的企业信息档案。
2021年12月,市中院副院长张五全、专委郑艳燕一行5人,亲临唐城法庭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验收。目前,唐城法庭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是强化机制建设,推行“三四五”工作模式。优化基层法庭功能,创建服务群众的窗口。在推进唐城优化营商环境法庭建设工作中,安泽法院根据区位特点,研究推行了“三四五”工作模式,即“三级联动、四员合力、五窗共建”。三级联动是工作机制。第一级是法庭、镇政府、企业集团公司;第二级是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工会;第三级是企业联络员、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上下三级,分工合作,共同发力,实行联动。对企业内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小纠纷,由班、组、车间选出职工代表负责协调解决,人民调解员予以配合;对这一级解决不了的纠纷,由企业联络员负责联系工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对争议较大或涉及职工权益保护的案件,就由人民法庭五个窗口联合发力,共同处理。四员合力是工作队伍。四员是指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和司法助理员。他们在人民法庭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诉前调解、开庭审理、判后答疑、司法援助及法律宣传工作,共同为化解矛盾纠纷,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五大窗口是工作平台。这五个窗口分别是:立审执一站式办案窗口、诉前调解服务窗口、多方联动服务窗口、法律援助窗口和法治宣传窗口。窗口工作人员始终遵守六个一的工作要求:一张笑脸迎进来,一把椅子坐下来,一杯热水端上来,一句问候说下来,一个法律讲下来,一件事情办下来。让人进来时闹心,离开时舒心。
四是抓好联企服务,搭建职工“说事议事”平台。安泽法院结合安泽县情在村级“说事议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每月协调组织企业负责人、企业联络员、职工代表及辖区相关单位代表召开一次“企业职工代表说事议事会”。
法庭干警现场普法,实地走访企业,了解职工需求,化解企业难题。截至目前,安泽法院先后组织召开了三次企业职工说事议事会,征得意见和建议16条,并逐项予以解决。通过说事议事会了解了职工诉求,为企业职工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企业化解纠纷,同时促进企业和各单位的联系,开通了企业、职工表达诉求的绿色通道,同时也擦亮了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服务窗口。
安泽法院院长陈立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法庭建设是安泽法院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安泽法院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具体举措。未来安泽法院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将会以高效便民为出发点,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涉法涉诉纠纷问题为落脚点,推出更多、更实、更亲民的举措,为安泽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周海)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