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检察院检察长马红彬一行深入杏花岭区检察院调研指导工作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检新风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3月22日下午,太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红彬一行深入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调研。杏花岭区委副书记、区长侯森,杏花岭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志坚等参加调研。

  马红彬检察长实地察看了案件管理中心、院史馆,详细了解了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的发展变迁、党建荣誉、廉政建设等情况,指出,院史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成果,对传承检察文化、增强干警荣誉感具有积极意义,要做好史料保存,持续发挥好教育引导作用,真正盘活展馆资源。

  随后,与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员额检察官进行座谈交流,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孙向荣汇报了队伍基本情况和2021年重点工作,聚焦难点堵点、查找问题短板、分析原因困境,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

  马红彬充分肯定了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取得的成绩,指出,真切地感受到杏花岭检察院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工作状态,大家都怀有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炙热检察情怀。希望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推进各项工作,打造一流检察业绩。同时对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五点要求:

  践行能动司法理念,找准服务大局切口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既是检察机关的工作目标,也是检察工作是否做实的衡量标准。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要求,从转变理念入手,树立符合新时代所要求的检察工作新理念,将坚决贯彻执行新理念新政策作为检验“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精准理解、准确把握“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双赢多赢共赢”等监督理念的精神实质和深刻内涵,着力破除与新时代法治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陈旧检察理念,持续推进思想解放,善用司法智慧,勇于担当作为,找准检察机关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切入点,通过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中心工作。

  强化法律监督质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要把检察工作置于国家治理体系中去谋划和推进,避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善于在办案中发现社会治理的漏洞,充分发挥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的效能,延伸办案链条,通过办案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不断提升检察机关的社会影响力和司法公信力。

  着眼群众身边“小案”,做好检察为民实事

  “小案”不能小看,我们办理的案件中90%都是“小案”,“小案”不仅关系当事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和发展,还关系着社会治理和安全稳定大局。老百姓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尤其是事关自身利益的个案,来感知党的政策和司法制度的,要像绣花一样办好群众身边的“小案”,既要符合法理,还要综合考虑天理、人情,妥善做好案子办结以外的延伸工作,切实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彰显司法为民的担当和情怀。

  聚焦后备力量培养,打造品牌人才队伍

  当前太原检察队伍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院党组要认清形势,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快进行人才培养,创品牌、搭平台、压担子,推动优秀人才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年轻干部也要有危机感、责任感,主动上阵、自主学习,在检察事业代代相传中接好自己的一棒。

  建设过硬检察队伍,塑造廉洁清正形象

  要长抓严抓队伍管理,通过加强监督和个人自律双向发力来守护检察机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教育、监督、管理作用,党员要强化“第一身份”意识,时刻警惕防范“围猎”风险,守好底线,不碰红线,塑造检察机关的良好形象。

  杜志坚充分肯定了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在平安杏花岭、法治杏花岭建设和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中作出的积极贡献,希望区检察院能够继续认真履职、服务大局,坚定信仰紧跟党,俯下身子听民意,务实创新勇担当,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战略机遇,为建设“现代宜居杏花岭、锦绣太原新府城”继续贡献检察力量。

  最后,孙向荣检察长作表态发言:杏花岭区人民检察院将认真贯彻落实马红彬检察长调研精神,不断更新司法理念,以更高政治站位、更高业务指标、更高队伍素质,对标“质量建设年”要求,鼓足干劲,担当作为,以“工匠精神”办好每一起案件,切实增强服务全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旭)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