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腰搭桥!和顺县人民检察院助力农民工追回“血汗钱”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检新风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检察官,多亏了你们帮我们撑腰、搭桥,要不然这血汗钱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拿到!”拿到拖欠已久的劳务报酬,路某某激动地向和顺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说道。这一幕,正是该院履行支持起诉职能,助力农民工讨薪,促成纠纷和解的生动写照。

2020年8月至10月,路某某、郭某某、路某甲受郑某某雇佣,为邢台某有限公司承揽的某村河坝修缮工程提供劳务。工程完工结算后,邢台某有限公司及郑某某共拖欠三人劳务费用两万元。虽经路某某等三人四年多来多次向信访、劳动等部门寻求帮助,郑某某不得已出具加盖邢台某有限公司印章的欠条一份,但欠款始终未能兑现。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们向和顺县人民检察院申请支持起诉,希望借助检察力量,为自己讨回公道。

和顺县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后,迅速开启审查程序。承办检察官仔细梳理证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认定路某某等三人与邢台某有限公司、郑某某之间的劳务合同依法成立,且申请人履行合同义务后,对方应按约定支付工资,而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申请人有权主张劳务报酬。

考虑到诉讼可能会耗费双方更多时间、精力,为了让农民工尽快拿到钱,同时也给涉事企业纠错、解决问题的机会,和顺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在支持起诉的同时,尝试促成双方民事和解,为纠纷化解“搭桥”。为此和顺县人民检察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在审查案件期间,积极促成和解,和解不成,及时支持起诉,为申请人“撑腰”。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该院召集了双方当事人了解情况,同时开展和解工作。在了解到邢台某有限公司及郑某某对路某某等三人提供劳务时,因对工程质量产生质疑,并以发包方未结算工程款等理由拒不支付劳务报酬无法达成和解的情形下,依法支持申请人提起民事诉讼。

二是在人民法院诉前调解阶段,通过牵线“搭桥”,促成和解。在该案进入人民法院诉前调解程序后,检察官再次与邢台某有限公司、郑某某取得联系,向其释明法律规定与拖欠劳务报酬的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规定,你们拖欠农民工劳务报酬,既违背契约精神,也涉嫌违法,若进入诉讼程序,企业、个人信誉都会受到影响,不如积极协商解决。”检察官耐心劝说。同时,检察官也安抚路某某等三人的情绪,引导他们理性表达诉求,为和解营造良好氛围。起初,双方存在分歧,沟通并不顺畅。但检察官没有放弃,多次组织线上、线下协商,像“桥梁”一样,传递双方诉求,不断调和矛盾。在检察官的努力下,邢台某有限公司、郑某某逐渐认识到自身问题,表示愿意支付拖欠的劳务费;路某某等三人也谅解企业难处,同意和解方案。

三是进入诉讼阶段,经与法院协调,通过调解书的形式,确认双方权利义务,保障双方权益得以实现。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为确保双方当事人履行和解协议,在和顺县人民检察院的协调下,通过人民法院进入诉讼程序,将和解协议以调解书的形式,确认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后邢台某有限公司、郑某某及时支付了两万元劳务报酬,一场劳务纠纷终于在检察力量的“撑腰”与“搭桥”中圆满化解。

近三年来,和顺县人民检察院通过以支持起诉为农民工维权“撑腰”,用民事和解为纠纷化解“搭桥”的方式,累计帮助36名农民工追回劳务报酬196358元。既高效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又助力企业、当事人妥善解决问题,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检察职能助力民生、柔性化解纠纷提供了示范,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与检察力量。

(杜亮)

(责编:程峰玲、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