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法院:积极融入社会治理 构建多元解纷格局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检新风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为贯彻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高平市人民法院积极入驻社会治理中心,主动将司法权的行使及解纷功能的发挥嵌入到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之中,联动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形成了“社会解纷在前,法院诉讼断后”的争议解决格局。

转理念,实现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面对日益突出的“案多人少”矛盾,高平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进一步将诉调对接的“调”主动向前延伸。主动入驻高平市社会治理中心,安排专人常驻治理中心办公,设置了涉诉信访、诉前调解两个窗口和一个解忧止纷功能室,负责受理、处置、分流涉诉类矛盾纠纷,对家事纠纷、劳务合同纠纷、物业服务纠纷等提供诉前调解等服务。在治理中心门前进行定点普法宣传,详细讲解人民调解、劳动仲裁、诉前调解、诉讼等多种解决矛盾纠纷的途径,宣传治理中心的职能定位、服务事项、办理流程和工作机制,实质发挥窗口作用,引导当事人进一步了解非诉解纷途径低成本、高效、便民的优势,促进“调解在前、诉讼在后”的新时代解纷理念深入人心。

聚合力,实现解纷力量“联合作战”

积极与信访局、总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访调对接调委会、劳动仲裁委员会、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对日常事务性工作进行沟通、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其他调解组织了解社情民意或行业规则的优势,通过资源融合、优势叠加,解纷力量在治理中心实现“联合作战”,达成“1+1>2”的效果。立足司法职能定位,提出“四个一”的工作思路,即每月开展一次法治宣传、一次庭审观摩、一次法律知识讲座、一次与相关派驻单位的工作协调会,2024年,高平法院在治理中心开展法律讲座9场,法治宣传9次,开庭审理4起案件,不断加强对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的支持、指导和规范。2024年5月30日至6月3日,高平法院参与联调化解,与访调对接调委会成功调解33名农民工欠薪案,将共计50万元工资款发放到每个农民工手中。

抓机制,实现诉调对接“无缝衔接”

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以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为重点,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完善诉调对接程序,建立司法确认联络员机制,推动司法确认全面对接人民调解等线上平台,实现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快立快办,为群众提供了“一条龙”、零成本、高效率、有保障的纠纷化解新路径。案件调解成功后,驻中心法院干警按照“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为当事人制作司法确认申请书并向高平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负责对接的法官审查后确认了调解协议的效力并下达了司法确认裁定书。从调解、签署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到领取司法确认民事裁定书,无需到法院办理任何手续,全部在治理中心内“一站式”进行,实现解决纠纷“只跑一地”,有效减少了当事人诉累。2024年,高平法院共发出诉前调解文书22份、司法确认文书74份。

(高丽娟)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