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公安局:三个聚焦发力 实施九大举措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法检新风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年来,沁水县公安局紧紧围绕公安部、省公安厅和市公安局决策部署,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以“昆仑”行动为载体,完善打击治理体系,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做实基层基础工作,锻造形成了具有沁水特色的环食药和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打击新战力,助力“千年古县 如画沁水”经济、生态“双赢”态势持续向好。

  聚焦战力强,形成“三个拳头”。坚持“抓队伍、建体系、强打击、促提升”,加强专业能力建设,扎实推进“两做”“四个进一步”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食药侦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

  一是组建侦查中心,做强专业带动。坚持“情指行”一体化运行,组建刑事侦查中心,成立食药侦+情指、法制、网安、技侦等多部门的1+4+N环食药侦工作专班,实施“中心主研、战队主战”模式,打破警种壁垒,集成专业手段,发挥好“办大案”作用,中心出线索出人头、战队抓行动抓落实。五年来,成功破获省督案件5起、部督案件4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4起。

  二是“三能四会”练兵,做精专业警种。加强专业战队建设,以“昆仑”行动为载体,开展能以专对专、能联动执法、能全链打击,会布建特情、会快检排查、会宣传发动、会数据研判“三能四会”实战练兵,全面提升专业领域实战能力。立足实战需要,建设完成标准化快检实验室,采购快检设备20余台,配备专兼职检测人员2名,有力服务支撑打击实战。“夏季行动”以来,先后组织暗访抽检行动38批次,检出问题样品25件,循线破案8起。

  三是典型案例教学,赋能全警行动。树立“派出所是环食药侦的桥头堡”理念,以法院判例和公安《典型案例》为素材,打造精品案例教程4类25个,每月在派出所长例会、法制例会上开展典型案例教学,并结合典型案例,围绕法律启示、执法实践和打防思路开展“三讨论”,让派出所民警常态化、精确掌握环食药案件性质特征和犯罪手段手法,推动派出所像熟悉“黄赌毒”“盗抢骗”一样进入环食药侦主战场,牵动全警都成为发现食药环知假犯罪线索的“千里眼”“顺风耳”。

  聚焦基础实,实施“三大警务”。紧盯“舌尖安全”和“碧水蓝天”,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

  一是抓宣教,主动警务发动群众。全面推广运用“赵树理工作法”国字号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一村一辅警”和社区民警“穿警服的副书记”职能作用,与群众共同观看“3.15”晚会、重温环食药安全事件,组织环食药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对食药环知假犯罪的识别发现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全力做好“昆仑”行动的群众发动。通过发动群众,共排查发现、动态整治环食药领域风险隐患129处,侦破刑事案件9起。

  二是建模型,智慧警务赋能实战。将全县排污企业、河湖区域、食药门店等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建设列入“雪亮工程”,目前已接入12400余路,由各派出所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将环食药前科劣迹人员建立重点人员人像库,设置灵敏感知预警模型,通过网络巡查、预警核查、视频追踪,先后在保健品、抗癌药、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等领域破获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并顺线追踪,近期成功破获部督“3.15”特大案件。

  三是促融合,生态警务延伸触角。在全县建立“河长+警长”“林长+警长”捆绑工作制,在全市饮用水水源地张峰水库、国家森林公园历山保护区设立生态警务室,统筹护林员、河管员、网格员等“八大员”,制定生态警务风险线索异常识别处置四大任务、四项举措,建好力量图、绘出任务图、布好作战图,形成生态警务“三图”作战打防模式,列入全局社区驻村警务工作范畴,有效破解环食药犯罪线索发现不了、风险无人管控的难题。

  聚焦效果好,提升“三项机制”。持续在打击质效上发力,完善打击治理体系,全力服务保障发展大局。

  一是完善内部融合机制。坚持把打大攻坚和打早打小结合起来,严格落实市公安局“433”打防协同工作法,建立“局长调度、分管主抓、食药主侦、多警协同”作战指挥机制,强化专班资源支撑、协调检法案前研商、健全证据标准规范等措施,纵横联动下好全局“一盘棋”,探索出一套环食药分类别、分领域、分层次“全链条、全要素、全环节”侦查打击策略和方法,带动省督、部督案件破案数同步提升40%。

  二是健全外部联动机制。密切行刑衔接,同13个部门签订联查联动机制,规范案件移送、信息共享、涉案物品处置等工作流程,共同打造“公安+行政”联合巡控、联勤守护、联合检查、联动执法“四联”工作模式,牢牢把握打击主动权;完善司法协同,建立公检法“三级对接”机制,在案件定性、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方面形成执法共识,提高执法效能;密切警企合作,在张峰三文鱼养殖基地设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系点,强化对“黑山羊”“三文鱼”“刺槐蜜”等“沁字号”企业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全力维护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建立源头治理机制。“昆仑2024”行动以来,向行政监管部门推送《公安预警提示函》17份,向易受侵害企业、涉事单位主管部门发送《公安风险提示函》26份。以打击环食药犯罪小切口,融入并助力社会治理大格局,特别是去年破获的部督“8.25”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涉案某设备涉及许多煤矿,及时报告党委政府,有效消除煤矿井下安全生产隐患,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批示肯定。(李慧菲)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