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法院对标对表四个维度促服判息诉
陵川法院对标对表四个维度促服判息诉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总结审判质效旧指标体系下的管理经验,思考审判质效新指标体系下的进位举措,正成为司法管理工作的必答题。有鉴于此,陵川法院党组贯彻最高法院张军院长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对照审判质效新旧指标体系,抓核心,重研判,出新招,努力从四个维度促服判息诉。今年1—9月份,共审结各类案件1534件,判决483件,调解558件,撤诉205件,判决案件上诉75件,服判息诉率为94.04%,稳中有升,领跑晋城市。
数量维度:控增量、防变量、去存量,把“调”向前延伸。应对案件攀升、案多人少局面,控数量已然成为提质量必须研究的司法课题。借助党委领导优势,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强化诉源治理正成为司法实务界的共识。陵川法院贯彻最高法院院长张军提出的善于“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系统性理念,努力把诉调对接的“调”向前延伸,把司法建议的“质”向实落实。首先是强化诉源治理。重点从诉服中心引导诉前调解平台的实质化运作、基层法庭指导民调工作实质化进行、法官驻村联络制度实质化落实进行探索实践,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化解矛盾,实现法院降案、政通人和的双赢多赢共赢效果。其次是强化案件管理。充分运用 “案—件比”“案—访比”考核要求,通过立案、案管部门加强对案件程序空转、案件拆分的识别、管控,避免简单支解诉讼请求、分离诉讼主体、节点终本失序等形成一诉多案、一人多案、一案多件,真正把实质化解决纠纷、一次性解决纠纷的理念贯穿到司法办案的全过程。再次强化诉调对接。将诉前调解笔录情况、庭前审理提纲准备、庭审实质化运行、庭后释法明理纳入院庭长日常监督、庭审观摩考核、裁判文书评比常态化监督体系,既从管理层面强化案结事了意识,也从法律层面释放司法善意,真正做到“法结”与“心结”并重,争取当事人理解和社会认同。
质量维度:强理念、实监督、重借鉴,把“判”做到胜败皆服。牢牢把握“公正”这个根本要求,强化实体与程序并重。首先是强化理念引导。既明确要求要把依法办案这个底线守好,更要把“三个效果”这个目标体现在能动司法、系统司法中,避免就案办案、机械司法,出现案结事不了问题,特别是针对矛盾交织的案件,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的司法担当,把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理念融入司法裁判全过程,作为案件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加以考量。其次是强化监督指导。横向上积极探索实践推行“阅核”制、案件评查机制、专业法官会议研判和审判委员会讨论机制,加强对疑难复杂案件的前研判、中关注、后把关。纵向上继续发挥两级三评互动评查办法,并积极探索推行上诉案件预判沟通机制、重大疑难复杂案件请示汇报制度,努力为裁判思路、法律适用提供司法智慧和实践经验;特别是针对“四类案件”判前接受指导,判后注重沟通,全程保持联络,力求为公正裁判提供审级监督指导。再次是注重判例运用。引导法官充分利用最高法院指导案例、法信推送案例等进行案情比对、论理借鉴、裁判指导;对新类型案、疑难、复杂案件推行强制检索留痕机制,努力为案件裁判提供案例性质的指引和思路;就法律适用、条文理解把握不准、理解不透的,注重通过法答网请求专家建议指导,纠正认识偏差,增强内心确认,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智慧,用以指导案件裁判。
效率维度:快立案、稳审判、强执行,把“效”贯彻全过程。正义不能迟到,公正需要效率。立足立审执全流程,强化效率、均衡理念,以司法公信赢求当事人认同、信任、满意。首先是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搭建庭网线巡立案平台,要求既要做到有案必立,更要做到有案快立,实实在在留好司法的第一印象;畅通咨询、信访、退费、建议、联络渠道,开通12368、院长接待热线,做实清单式服务工作,增强对司法的初始满意度;加快立审流转,提速诉调对接,用快的节奏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者的用心,对公正可期待。今年1至9月份,共当场立案876件,线上立案278件,立案平均用时15分钟,立审流转平均时长半天,调诉转换最长用时15天。其次是有序开展司法审判。正视办案压力,领导带头,鼓劲加压,积极推行回避案、发改案轮流顾办机制,充分调动以一线法官为主导的审判团队积极性,增强敢于办难案、解难题的裁判信心。对于民间借贷、商事合同、金融借款类纠纷,注重把握诉讼证据相对充足、往往有律师参与的优势,推动庭审实质化运行,强化当庭宣判理念,切实把证据展示在庭审中、把争议解决在庭审上,并尽而最大程度做到当庭宣判,让当事人通过庭审可判断是非、可预期胜败,做到心中有数,增强对裁判结果的认同感。实质化当庭宣判率近20%。同时,对于矛盾纠纷相对交织的相邻关系、农村土地流转等纠纷,既要强调快,更要注重稳,力求一案一件、一事一案,防止唯快是图,纠纷不能实质性解决,矛盾没有彻底性化解,反复诉讼甚至长期信访。此外,强化对审限的节点管控、对程序转换的必要审批,防止久拖不决、久压不判,增大不服判、不息诉风险,程序变更率保持在1%以内。再次是努力破解执行难题。强化执源治理理念,将诉前、诉中调解履行率作为业绩考核参考指标,并通过减免利息、增加迟延履行金等方式督促即时履行、按时履行,调解现场自动履行率达10%;加大对小额诉讼的诉前、诉中保全,通过限制账户、微信、支付宝等日常交易,促成及时应诉、主动调解,通过保全促成主动撤诉、调解率近15%。加大强制执行力度,用足用好用活强制执行措施,有效控制结本、终结比例,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全部执行到位,保障胜诉权益,维护司法权威。执行到位率达69.13%。
考核维度:绩为先、能为重、奖惩明,把“考”的价值体现好。首先是量质并重。既建立数量评价体系,更完善质量评价体系,避免不区分案件难易权重、不考量“三个效果”简单按结案率、发改率等作出考核评价。其次是用好考核结果。既作为职业尊荣给予荣誉表彰,也要探索建立与之相匹配奖励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院干警争先竞位的拼搏精神。再次是优劣势兼顾。进一步完善与司法责任制相配套的案件分流机制,切实把科班出身法官的理论素养优势、资深法官的经验优势发挥好,进一步提升法律适用度,实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赵如水)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