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学习 收获满满 数字检察 势在必行
——长治市两级检察院干警关于“数字检察”的对话
无锡学习 收获满满 数字检察 势在必行
——长治市两级检察院干警关于“数字检察”的对话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11月1日至3日,为更好地运用数字检察推动长治刑事审判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长治市两级检察院10名干警赴无锡市检察院、无锡市梁溪区检察院、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就刑事审判监督职能辅助办案系统学习考察,并与无锡市两级检察院干警座谈交流。返程路上,大家纷纷表示学有所获,下面实景还原他们的对话......
长治市院第二检察部高庆祥:从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上党盆地到有着千里运河第一湾之称的江南水乡无锡,1000余公里、七个小时车程,两地气温、湿度、海拔、地形、饮食等大相径庭。通过紧凑的参观学习、现场交流,受益良多,其中无锡两级检察院工作理念与系统建设对自己触动最大,2017年无锡市检察院已率先提出运用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并先行先试,两级检察机关的多个数字模型在全国、江苏省荣获大奖,且效果显著,尤其是刑事审判监督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作为最高检确定的试点单位,围绕“实战、实用、实效”原则,从研发到运用,历时半年,智能辅助系统经过13次修改调整,效果突出,目前无锡市检察院近一半抗诉案件线索来源该平台自动推送;同时,无锡市两级检察院注重系统化建设,从与行政机关调取数据的规范文件签订,到模型研发中的监督规则、软件开发,通过系统化建设,确保模型与时俱进。本次参观学习所看所闻,时时刻刻充盈了自己的五官,不仅有亮点工作的目不暇接,更有守正创新的头脑风暴。
屯留区院张炜:秋阳杲杲的无锡仍在脑海,眼前已然是秋雨霏霏的家乡小城,有幸参加市院组织的赴无锡市检察机关考察学习,多有感触。无锡市两级检察院在构建数字检察模型工作中,以业务为主导,以技术为支撑,以应用为重点,将检察内部数据和外部共享数据、社会公共数据形成数据资源,充分整合利用,精准筛选线索,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监督,提高模型的质效价值,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在业务和技术之间有效流动。尤其是刑事审判监督模型的研发成就耀眼,让我深受启发,一直以来对数字检察无从下手的困扰,似乎在那一个瞬间茅塞顿开。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推动的经济时代,数字化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能力。获取数据,驾驭数据,运用数据,是新时代检察干警的必备技能,必须运用检察大数据思维,推动法律监督模式的重塑性变革,将案件信息转化为数字思维,以数字思维拓展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深度和广度。
武乡县院陈小燕:《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无锡检察机关在大数据运用方面成果突出,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比如数据采建。建立法律监督模型的前提,必须取得被监督单位的业务数据,但是被监督单位的数据获取和协调工作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成为建立数据监督模型的难点,而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无疑为我们提供很好的范本。该区检察机关推动区人大出台了《关于支持检察机关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之后又联合全区24家行政机关出台实施办法,明确将行政执法信息采集做为年度行政执法机关绩效考核指标之一,为常态化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制定数据采集清单,通过平台推送、数据库对接、自动推送、数据拷贝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做到了“种类无遗漏、数据全覆盖”,为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次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也让我们清醒地看到了差距与不足,对如何做好数字工作有了更深的思考。
黎城县院王芳:有幸到无锡市两级检察院交流学习,收获满满,于我而言,这是山区检察理念和水乡检察理念的一次碰撞。在锡山区检察院文化长廊,我居然看到了罗翔的照片和所著书籍。当时我感慨文化长廊原来可以这么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在梁溪区检察院宣传片中,年轻干警的朝气蓬勃,担当有为,深深感染了我;在无锡市检察院,大数据研发中心的高科技使我震撼,每季度评选的季度之星让我看到了无锡干警拼搏奋斗的精神,时间虽短暂,但本次学习留给我的感悟弥足珍贵。
长子县院苗晓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实践则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几天的无锡之行,真正体会到了科技的日新月异带给检察事业的腾飞,而数字检察则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锡山区、梁溪区检察院的实地考察学习,发现其数字检察科技含量极高,从而推动了检察业务质的提升,业务考核迅速跃升至全省甚至全国前列。他们的成功实践说明了科学技术是一切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同时检察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原则,主动向先进学习,正视差距并虚心请教,把先进经验引进来并发扬光大,才能真正地促进长治检察在全省乃至全国检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潞州区院秦萌:数字检察是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此次无锡之行,看到了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刑事审判监督工作带来的理念、方式和实践创新,感受到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对检察工作的动力变革、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此次参观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融入到日常办案中,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数字检察理念,深刻认识在数字化时代,深化检察大数据战略、推进数字检察建设重要意义,在守正创新中打破认识局限,强化数据思维,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了解数字化信息化应用技术、涵养基本素能。二是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发挥自身青年检察干警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打破就案办案思维局限,以更高视角审视案件背后逻辑,在数字模型创建上变被动为主动。三是强化科学履职本领,钻研法律法规,培养数字化逻辑思维能力,在个案中敏锐发现类案问题,对优秀典型案例深入学习研讨,总结办案经验,注重提炼规则,为长治检察数字模型贡献力量。
上党区院程冬冬:为期三天的无锡学习之后,我认为下一步应当这样做:第一,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应勇检察长近期提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无锡市检察院紧跟最高检的步伐,率先将该标语进行学习传达,并将该标语印制成巨幅海报粘贴至视频会议室,供无锡市、县两级检察院全体检察干警学习,时刻提示全体检察干警当前的工作目标和为人民司法的初心和使命。第二,要有较高的业务素养。锡山区、梁溪区检察院全体干警从工作中遇到的不起诉案件延伸、抗诉难以及长江水域治理等实际和问题出发,院领导积极担当、带领全院干警研发了不起诉案件非刑罚处罚智能管理系统、刑事审判监督模型和区块链+公益诉讼智能研判平台。第三,要有较浓的人文情怀。无锡市县两级检察院领导通过党建和综合保障工作,不仅注重对退休干警的关怀,而且通过“季度之星”、竹韵沙龙等形式的活动,培养检察干警对检察事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沁县院王烘瑞:11月的无锡,没有深秋的萧瑟和凉意,倒多了几分盛夏的活力和热情。三天的学习交流,短暂而充实。我们先后到无锡市、锡山区、梁溪区检察院参观学习,边听、边看、边交流。无论是市还是县检察院,完善的办公条件、温馨的服务保障、超前的办法举措、昂扬的精神面貌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交流、一路思考。思考最多,也是我感触最深的是“敢于担当、敢为人先”八个字。由于地理、人口、经济等资源禀赋和先天条件等客观差异,我们硬件上可能无法达到无锡两级检察院的水平。然而真正的差距不在于“器物”,还是在于人本身。早在“数字检察”还未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战略实施开来之前,无锡的检察同仁就敏锐地觉察到大数据对检察办案的巨大推动力,并率先布局。在这其中,眼光的敏锐力和前瞻性自然应当令人称道,但面对未知事物以及可能造成的未知后果,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将想法变成做法,更值得学习。应该说,“敢为人先”本身就是可贵的精神,同时也是“敢于担当”的具体体现。试想,如果没有担当的勇气,又怎么敢想在先、做在先?“数字检察”工作是这样,检察工作也是这样。相较于具体的法律监督模型,我倒认为,“敢于担当、敢为人先”才是我们应该学好用好的“无锡经验”。
行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长治检察重罪条线干警将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高质效办好每一个重罪案件的同时,加快推进重罪数字检察工作,让全市重罪检察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崔拥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