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中院:立案诉服二十条举措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晋城中院:立案诉服二十条举措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上级法院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尤其是立案诉服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职能作用,持续深化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感受,晋城中院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立案诉服工作质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对立案诉服各个环节作出了新规定、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办法。该《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实施保障等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二十条举措,积极回应市场主体反映集中的问题,以法治力量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一,明确总体要求,统一立案诉服工作思想。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将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全市法院立案诉服工作,精准回应市场主体的现实关切,细化完善服务保障措施,推出新招、硬招、实招,为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服务。
第二,深化多元解纷,提升立案诉服工作质效。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格局,促进矛盾纠纷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会、总工会、银保监局、工商联、台办、侨联等单位协调联动,建立健全劳动争议、价格争议、金融保险、证券期货、知识产权等专业化调解机制,用足用好“总对总”解纷资源,促进各方争议及时高效解决。深化“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充分认识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在效率方面的优势,推动各类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积极探索二审民事案件独任审理,中院受理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结案或者不服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符合规定情形的,可以由承办法官一人独任审理。
第三,践行便民利民,丰富立案诉服工作内涵。认真贯彻立案登记制,简化立案办理程序,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100%当场立案,努力实现“线上立案零跑腿,线下最多跑一次”。优化完善“立案时预留账户、生效后主动退还”诉讼费退还制度,符合退费条件的,自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退还有关当事人。推进标准化立案诉服场所建设,工作人员严格着装上岗,亮牌办公,热情耐心服务。开设中小企业解纷服务绿色通道,对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提交的诉讼咨询、立案、财产(证据)保全等诉讼事项申请,从快审查、立案、办理。妥善办理保全事项,善意文明采取保全措施,对能“活封”的财产,尽量不进行“死封”,使查封财产能够物尽其用,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继续深化完善智慧法院建设,进一步通畅调解与诉讼程序转换的网络智能化水平。
第四,强化实施保障,增强立案诉服工作动力。加强立案、快审、速裁团队建设,强化诉前调解力量,形成对涉市场主体案件诉前调解的全覆盖,提升解纷服务能力。强化对立案诉讼服务场所装备保障,进一步推进网上阅卷、电子送达、云柜流转卷宗材料等平台及程序建设,夯实工作支撑。积极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协调推进基层治理单元的建设。强化协调配合,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多方参与、配合联动的矛盾大调解工作机制,积极参与地方矛调中心、区域治理中心等解纷平台,提升联动合力,服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高雅慧 常凯玲)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