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城区司法局:
凝聚司法行政合力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阳泉市城区司法局:
凝聚司法行政合力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自2023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阳泉市城区司法局深入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建设“中共创建第一城”首善之区目标定位,全面落实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立足司法行政机关职能,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凝聚司法行政合力,积极推动人民调解专业化,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助力优化阳泉市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健全机构+提升能力”推动人民调解专业化
在涉企矛盾纠纷的解决中,人民调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天,某企业职工牛某因工作中受伤与所在企业产生了纠纷,申请到南山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牛某主张按工伤十级要求企业赔偿,企业则认为赔偿金额过高不同意,经人民调解员耐心细致的工作,历时一个多月,该纠纷得到圆满解决。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区司法局通过健全机构、提升能力,推动人民调解专业化。
一是设立各级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78个,其中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1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6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65个,6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其中,与区工商联成立了工商联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利于完善人民调解体系,拓展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覆盖面,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的作用,深入推进涉企矛盾纠纷的解决,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创优营商环境。
二是采取集中授课、互动交流、现场答疑等形式,对全区人民调解员开展多领域调解技巧和人民调解案卷制作、人民调解案例书写等专业知识培训24次,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的质量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拓宽调解工作的思路与方法,提升人民调解员素质,建立专业化调解队伍。
“制度保障+强化培训”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
为进一步提升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质效,服务城区建设,助力优化城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区司法局制定相关制度,强化人员培训,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
一是编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一本通”》《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手册》,作为乡镇(街道)开展行政执法的工作指引,制定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的意见》,强化执法监督。推动乡镇(街道)制定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以及执法评议考核、错案纠正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案件移送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等十多项制度,建立健全了执法制度机制。
二是聚焦不会、不敢、不愿执法的突出问题,组织乡镇(街道)执法队员开展多领域、多形式、多场景的执法培训。先后参加司法部、省司法厅和市消防支队、文化市场执法队、卫健执法队,以及区司法局、应急局、消防大队组织的线上线下各类培训10余次。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文化市场和消防三个领域的现场执法+观摩指导活动,有力增强了执法队员对执法事项、程序、关键环节的把握能力。在执法业务培训中,突出加强执法形象教育,教育引导执法队员切实文明执法。
“优化平台+建立队伍”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群众法律需求日益增加,区司法局优化了实体、网络、热线三个平台,建立了一支普法讲师团队伍,为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零距离法律服务。
一是建立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法律服务平台72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全覆盖,定期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基层第一线值班,近距离为辖区企业及个体经营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通“阳泉市城区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2020148”电话咨询平台,提供方便快捷的线上服务,弥补了实体平台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截至目前,各级实体平台共解答法律咨询3200余人次,其中涉及劳动纠纷335人次、合同纠纷57人次,网络和热线平台共解答咨询500余人次,其中劳动纠纷82人次,合同纠纷53人次。
二是组建了一支33人的普法讲师团队伍,成员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检法相关工作人员等,他们发挥各自的特长,深入滨河商贸城、华联商厦、瀑里炉料有限责任公司、阳泉市饮料厂、商业银行、中环洁等企业,开展面对面宣讲40次,解答咨询200余人次,宣讲内容包括《民法典》《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反洗钱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与企业及职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深入老家肉饼、滨河新天地广场等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面对面解决企业法律问题3个,切实解决了企业的难题,提升职工法律素养,同时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一步,阳泉市城区司法局将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依法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能力水平,全方位发力、全链条推动营商环境“共同体”,为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司法行政力量。(史秀花)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