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探索开创清廉村居建设“寺底模式”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纪检监察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闻喜县坚持以点带面,把侯村镇寺底村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深入挖掘该村独特的楹联文化优势,努力走出一条清廉村居建设特色之路,为全县打造“寺底样板”,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形成全域共进的良好态势。

一是用楹联文化浸润清廉环境。寺底村高度重视清廉文化氛围营造,在村委会专门设立一面“楹联墙”,填充家风立德篇和廉风醒世篇内容,组织开展文化思廉、载体传廉、示范引廉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探索形成了以楹联为抓手、以新乡贤为骨干、以文化兴村促进乡村振兴的“寺底模式”,让农村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清廉、认同清廉、追求清廉。

二是用楹联文化促进清正服务。将楹联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充分融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扎实开展主题党日、廉政党课、组织生活会等活动,建立健全村干部坐班、定期述职述廉、“一约五会”等制度,持续筑牢农村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根基。将全村党员划分为楹联阵地、廉政监督、培训服务、文化宣传、环境卫生、道德讲堂、疫情防控7个党员服务小组,建立村党组织网格化体系,织密“农村党建+清廉文化”服务网络。

三是用楹联文化规范清爽村务。将楹联文化中的廉洁思想、廉洁规矩、廉洁家风融入村规民约,融入村居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积极探索推行村级重大事务决策公开制度,突出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和农村“三务”公开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微腐败”问题。全面落实“三员合一”,加强对村委会、居民小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的监督,常态化开展村务决策公开、村级资产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监督,确保“小微权力”始终在正确轨道上运行。

四是用楹联文化培育清朗民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道德讲堂”和“弘扬国粹”书法义务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群众、感化群众。组织开展家风家教文化系列活动,楹联会员和党员干部亮家训、定家规,村里涌现出一批市县级五星级文明户、德孝模范、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为清廉村居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厚的道德滋养。(运城市纪委监委)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