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监督执纪执法更加精准有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纪检监察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这次集体廉政谈话,既体现了纪律要求的硬度,又体现了组织关怀干部的温度,是一次入脑入心的党性教育。我将始终坚守初心,强化廉洁意识,主动拧紧‘总开关’,自觉增强‘免疫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表率。”1月17日,在大同市党员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上,一名党员干部说。

  开展干部任前廉政谈话,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载体。去年,我省市县乡换届圆满完成,一大批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面对换届期间众多履新的领导干部,及时组织开展廉政谈话,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对于防止干部出问题、激发干部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2021年,省纪委监委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标本兼治要求,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围绕管住人、管住事、管住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规范行权与监督用权贯通衔接、成效凸显。突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协助省委制定实施意见,梳理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措施,省纪委同市委领导班子进行集体谈话,对换届后市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廉政谈话,加强和改进问题线索处置工作,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约谈,全省处分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的县处级以上“一把手”274人,真正把纪律挺在前面。

  换届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太原市纪委监委把换届监督与基层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在靠前部署上打有准备之仗,明确换届准备、选举、总结3个阶段、11个监督重点,列出换届纪律监督《问题清单》和《正面清单》,发放换届纪律提醒函,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朔州市纪委监委立足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重点检查“八小时外”换届纪律,检查党员干部是否存在借聚餐、聚会、走访等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说情打招呼、拉票贿选、泄露组织人事秘密或散布传播小道消息等问题;左云县纪委监委形成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对征求意见对象多角度精准“画像”,协同高效开具“廉政体检报告单”;宁武县纪委监委在警示教育上创新监督方式方法,组织村“两委”干部观看《贪欲之害》《远离家庭腐败》等警示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身边的事警醒干部常怀律己之心,筑牢自律之堤。

  一年来,省纪委监委突出加强换届监督,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多种形式开展“十个严禁”换届纪律宣传教育,建立涉及换届问题线索联查联办、快查快结、立项督办和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机制,统筹开展换届政策落实和换届纪律执行监督工作,指导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监督工作。全省处置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线索1720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32人,确保省市县乡党委换届和村(社区)“两委”换届政策落实、风清气正、圆满完成。

  查处一个人不是最终目的,查处一个人,教育一批人,警示一批人,让监督执纪执法更加精准有效,才能最终实现政治生态的净化。

  “纪检监察干部找我谈话,我很紧张。”山西综改示范区一位受处分人员如是说。近日,综改区纪检监察工委对11名受处理或处分人员进行了回访,了解他们对错误的认识和整改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激励他们从“有错”向“有为”转变。“经过敞开心扉的交谈,打开了我的心结,让我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重新振作了起来。”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贯彻得好不好,关系到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考校着纪检监察干部政治水平和专业能力。

  省纪委监委突出“四种形态”的深化运用,把握政策策略,融合纪法情理,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支持“干”、改进“为”、提升“治”、落实“效”。全省受理检举控告6.3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8.9万件,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4万人次。同时,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分层分级做好受处分干部回访工作,释放“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强烈信号。

  “政治画像”的成果,也是提高监督执纪执法精准性实效性的重要方面。权力在哪里集中,政治监督的“政治画像”就跟踪聚焦到哪里。省纪委监委突出抓好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暨政治画像工作,结合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和调研了解情况,全面收集各地各部门政治生态数据,综合分析突出问题,精准研判生态情况,为净化政治生态、增强监督治理效能提供了“精确制导”。

  山西日报记者 杨文俊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