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织密风气“监督网” 筑牢纪律“防火墙”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纪检监察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换届风气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直接关系着换届工作的成败。太原市纪委监委把换届监督与基层监督工作紧密结合,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强化宣传,组织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监督职能,全程跟进、严肃执纪,全力构建换届风气监督闭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

一是靠前部署“夯责任”。立足村(社区)“两委”换届大局,把严肃换届纪律摆在突出位置,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将严肃换届纪律、加强换届监督作为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会议和《太原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与换届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成立村(社区)“两委”换届纪律风气监督组,印发《关于加强村(社区)换届纪律监督的实施方案》,明确换届准备、选举、总结3个阶段,11个监督重点,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融入政治监督实践,纳入政治监督重要内容;列出换届纪律监督《问题清单》和《正面清单》,正反结合提升监督质效;连发3期《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监督工作导则》,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此次换届共发放换届纪律提醒函1943份,签订换届纪律承诺书3890份;县(市、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别包联1至2个街道,每名纪检监察干部包联2个村(社区),强化包村包联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宣传教育“精准化”。广泛开展纪律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短信、抖音快手等平台载体,印制5000套宣传海报,采取顺口溜、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十严禁”等换届纪律要求,引导党员群众广泛知晓、严格遵守、参与监督;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市、县、乡三级组织观看《警钟长鸣》《贿选之鉴》等警示教育片451次、覆盖20135人次,让干部明白换届纪律红线不可逾越、底线不可触碰。开展专题培训405次,把纪律要求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换届参与人员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换届政策要求和加强换届风气监督的有关规定,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换届纪律,坚决抵制违纪违法行为;开展“三必谈”,实现县 (市、区)委书记、组织部长与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必谈,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纪(工)委书记、组织委员与村(社区)“两委”主干及候选人必谈,乡镇(街道)包村(社区)领导干部与村(社区)“两委”其他成员及候选人必谈的全覆盖谈心谈话,将纪律要求作为必谈内容,把纪律讲明、把道理谈透、把思想做通,目前已谈心谈话15455人次。

三是从严督导“无死角”。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督导体系。纵向上,市纪委监委成立换届纪律监督工作专班,下设3个监督检查组,下沉县(市、区)开展专项督查,督促各级党委扛起主体责任,指导县级纪检监察机关与宣传、农业、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开展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和联查联办,确保工作不遗漏、不缺失、不缺位。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察联络员“贴近”优势和“探头”作用,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分析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沟通、早解决。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联系部门在换届工作中的职能职责,加强对换届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横向上,4个换届工作督导组与纪律风气监督组协同配合,按照《太原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考核方案》要求,紧盯关键环节,围绕纪律风气监督重点,采取“常态化+问诊式”督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86个乡镇(街道)严督实导,不断压实各单位责任,全程跟进指导、精准分析、监督处置,形成督导合力。

四是执纪问责“零容忍”。严格廉政审查,健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相关工作制度,明确“不影响使用、暂缓使用、不宜使用、组织处理”等4种回复意见,做到及时规范回复。畅通来信、来电、来访和网络“四位一体”举报平台,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对反映违反换届纪律的举报,建立“绿色通道”,通过《查处违反换届纪律问题线索台账》和《查处违反换届纪律工作统计表》进行清单化管理、实时化监控,对有关问题线索及时受理、优先办理、精准处置、对账销号,做到实名举报的必查,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必查,涉嫌拉票贿选的必查,群众反映强烈的必查,严格落实查处违反换届纪律案件专题报告制度。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精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及时了结不实举报,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严肃查处借换届之机恶意举报的行为,为村(社区)“两委”换届扫清障碍,确保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太原市纪委监委)

(责编:李书江、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