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司法局“三个着力”助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政法快讯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年来,运城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围绕政府治理、市域治理、基层治理持续用力,助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着力服务政府治理现代化

一是统筹推进齐发力。多次组织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会议,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重大问题。推动落实履职责任清单制度,督促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充分发挥“关键少数”引领保障作用。深入实施法治督察、专项考核、年终述法等,动真碰硬,传到压力,纠正偏差,改进工作,推动依法治市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二是示范创建树标杆。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芮城、永济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市,夏县、河津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树立起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的标杆。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对全市38家市直单位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等328个事项进行清理审查,梳理出149项证明事项清单,持续推动政府权力“瘦身”、职能“健身”。

三是行政执法强规范。依法确认公告行政执法主体资格522个、行政执法工作人员6011人,统一配发执法记录仪1100台,打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组合拳。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快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着力服务市域治理现代化

一是多元解纷促和谐。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覆盖,实现对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站调处、一地化解”。大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调解队伍大培训大练兵、调解故事大讲述大宣传、调解案卷大评查大提升、先进典型大培育大选树“五大活动”和“调解七进、服务三零”专项活动,推动矛盾纠纷实现“控新治旧”,深入构建协同调处、就地化解、多元解纷的大调解格局。

二是依法监管维稳定。加强标准化建设,出台社区矫正工作定期分析研判、突发事件处置等10项制度,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实施“教矫暖心工程”,对社区矫正对象实施传统文化熏陶、思想品德塑造、心理健康疏导、行为习惯养成、法治素养提升教育、促使其接受教育、服从监管,更好地、自觉地融入社会。抓实安置帮教工作,加强对监狱服刑人员、预释放人员的信息比对、核查,确保释放有人接、接回有人管;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制度,实现安置帮教工作与监所的无缝对接。

三是法律服务润民心。立足“法律事务咨询、矛盾纠纷化解、困难群众维权、法律服务指引和提供”的职责定位,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热线平台、网络平台建设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普惠性、公益性的公共法律服务。深入开展“法惠民生-公共法律服务零距离、在身边、精准化”系列活动、“法律体检”活动,扎实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连续三年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免费解答法律咨询18万余人次,连年在全省率先超额完成咨询任务,群众满意率100%。

三、着力服务基层治理现代化

一是行政立法固根本。立足运城实际,聚焦民生需求,突出地方特色,牵头起草了《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运城市盐湖保护条例》等12部地方性法规,主导制定了《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运城市物业管理办法》等6部政府规章,做到以良法保善治、促发展。

二是法治乡村植沃土。实施“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示范户”“法律明白人”创建培养工程,推进了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全市培育了16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0300余个法治示范户、9700余名“法律明白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然在河东大地蔚然成风。

三是以案释法明是非。组织各司法、执法、法律服务单位按照年度安排分批在运城市电视台《法治天地》栏目“以案释法”,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典型案例解读。其中,国家税务总局运城市税务局以案释法案例“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案释法案例“拖欠劳动者工资行政处理、行政处罚”等入选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李娜)

(责编:李书江、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