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县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蒲县纪委监委强化政治监督 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国之大者”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蒲县纪委监委立足主责主业,强化政治监督,紧盯困扰企业群众生产经营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集中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从严从快查处破坏营商环境人和事,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是扛牢政治责任。成立以县纪委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信访受理等8个专项工作小组,分管领导兼任组长。出台《关于集中开展营商环境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将18个牵头和29个配合部门纳入到整治范围,明确了6个方面28项整治重点,先后召开了1次专题会议、2次常委会议、8次工作小组会议,根据编制的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多层次、项目化推进专项整治,做到上下同频共振、整体同向发力,全面压紧压实专项整治的政治责任。
二是畅通信访渠道。在“清廉蒲县”微信公众号发布开展营商环境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通告,公布整治时间、范围、重点、举报电话和邮箱;在18家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分别设立举报信箱、张贴通告;在县政务服务大厅38家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窗口单位设立信访举报桌牌,同时在大厅一层醒目位置开设“县纪委监委监督窗口”,安排专人进驻大厅值守,现场受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信访举报,全面释放“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三是强化专项监督。筛选近三年来进展缓慢、延误工期的县级重点工程项目,紧盯手续办理、项目落地全链条跟踪监督,督促职能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帮助施工方排除阻力、解决问题,确保顺利推进;紧盯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对大厅窗口单位开展嵌入式监督,通过对比进驻事项、起底办事台账、重点回访核查,从严查处吃拿卡要、“厅外审批”“体外循环”、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切实提升群众、企业的体验感和满意度;统筹“室组地”开展“进企入企”明察暗访,并纳入全年“节点”监督必查重点,推动营商环境常态化监督检查。
四是严肃追责问责。坚持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零容忍”,持续保持从严监督执纪问责的高压态势,建立了针对营商环境问题定向对接、优先受理、快速核查、定期通报、专题分析、定期报告六项工作机制,发现问题从严从快处置,统一建账管理,限期跟踪督办。今年以来,共处置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13件,办结9件,批评教育帮助处理17人,党纪政务处分10人,督促整改问题5个,形成有力震慑,推动全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向好。
(周海 曹思雨)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