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中院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司法行政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长达12年的工程欠款纠纷如何化解?剑拔弩张的当事人缘何握手言和?太原中院近期调解成功的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告诉您调解背后的故事。 

近日,太原中院成功调解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长达12年的工程欠款纠纷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妥善化解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质量引纠纷,占楼激矛盾

2009年原告开发建设太原市某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工程施工。被告在施工过程中,与原告签订《补充协议》,在已完工工程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情况下又与原告签订《协议书》。原告认为被告在不具备项目要求施工资质的情况下,实际承建了该工程,且私自变更工程计划,自行安排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未能完成工程的质量验收。2013年3月左右,被告以折抵工程款为由占有原告M座1号住宅楼,双方因工程质量、返还住宅楼及经济损失等问题引发剧烈矛盾。

鉴定周期长,审理难度大

该案系遗留案件,立案已经2年多,双方因工程质量问题发生纠纷,审理期间历经更换合议庭,并进行了工程质量鉴定及修复方案的制作,该案案情复杂,双方矛盾突出,在审理中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专家来出庭,解纷促调解

承办法官接收该案后,对案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多次会见双方当事人、走访工程现场,组织鉴定人员进行鉴定说明及质证,了解双方矛盾产生的根源。通过鉴定专家的耐心解释与帮助,法官从法律的角度上对案情进行分析。最终历经十余次调解,法官找准平衡点,使得双方矛盾最终通过调解解决,诉讼费用减少一半,实现了原、被告在疫情期间的双赢,真正做到案结事了。(李旭)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