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法院妥善化解一起邻里纠纷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司法行政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多谢法官不怕劳累和麻烦,来帮我解决问题,不然暴雨来了排水不通畅,把我那窑洞搞坏完咯……”重某、桑某紧握着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法院法官崔龚庆的双手感激地说。至此,一起矛盾激烈的相邻纠纷案件通过法官上门调解得以成功化解。

法官实地勘察现场

相邻纠纷起争端

重某、桑某与贾某的窑洞相邻,贾某拦截水道堵住排水口,导致暴雨或雨季来临排水不畅,污水及雨水全部淤结在窑顶,造成重某、桑某的窑洞损坏。双方因此多次发生口角,经村委、乡政府多次调解无果后,重某、桑某一怒之下一纸诉状将贾某告上法庭。贾某称重某、桑某恶人先告状,多年来,重某、桑某家的排水从贾某窑顶经过,导致贾某窑洞出现渗水现象,且窑洞发生明显坍塌,邻里关系逐渐交恶。故贾某也将重某、桑某起诉至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法院。

法官调解化干戈

案件受理后,该院承办法官崔龚庆考虑到双方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案件关乎的不仅是公平正义,更是关乎唇齿相依的邻里生活,采用判决方式恐不能化解当事人之间的对抗情绪,甚至会激化矛盾,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于是法官来到原、被告的居住地长治市潞城区河西村,把双方召集在一起,同时邀请村委干部现场协商处理,进一步厘清案件事实,总结出案件焦点问题。

调解初始,当事人双方态度强硬,恶语相向,承办法官一边耐心地倾听双方当事人宣泄心中的不满,一边循序渐进地引导双方冷静下来。结合原有排水通道的情况及现在的排水需求,法官对贾某遭受生活不便表示了理解,又对其讲解了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地对当事人进行疏导和劝解,引导贾某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向其讲清楚利害关系并做好法律解释工作,贾某最终同意不再拦截水道,当晚,便将道路铲平以供排水通道畅通。法官现场测水道、画草图,还与村委干部对贾某窑洞渗水问题进行研讨,提出了处理意见和建议,双方当事人都被法官的耐心、细心和恒心折服。

法官调解现场

近日,在法官的主持下,这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件以贾某、重某、桑某当场撤诉完结。双方握手言和,两家的误会终于解除了。至此,一场邻里间的纠纷在法官的调解下被化解。

修复后的排水通道

和睦的邻里关系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一直以来,长治市潞城区人民法院在农村相邻纠纷案件审理过程中,始终以化解矛盾、息诉止争为目的,坚持贯彻“以调解为主、以审判为辅”的原则,力求达到“案结事了”“案结事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此,也希望广大人民群众相互体谅,相互谦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倡导文明新风,有话好好说、有事好商量。(舒江)

(责编:李书江、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