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司法局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系列活动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司法为民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增强全社会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与支持,大宁县司法局紧紧围绕这一重要节点,精心谋划、积极作为,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活动期间,司法局整合多方资源,凝聚工作合力,从法治宣传、教育帮扶、实践活动等多个维度入手,致力于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织一次沉浸式警示教育,筑牢拒毒防毒思想防线

大宁县司法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走进临汾戒毒隔离所,开展“零距离感知毒害,沉浸式强化戒心”活动。在戒毒所内,矫正对象参观了戒毒人员的生活、学习和康复场所,聆听讲解员讲述吸毒的危害,观看禁毒教育宣传片,直观感受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此次沉浸式体验,让矫正对象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进一步强化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筑牢了抵制毒品的思想防线。

开展一次分众化主题宣讲,夯实社区矫正法治根基

大宁县司法局走进幸福社区、向阳社区、宁源社区、昕荣社区开展了“社区矫正法五周年”主题宣讲活动。司法局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法条解读等形式,向社区居民介绍社区矫正法的立法意义、适用范围及矫正对象的权利义务,重点强调“教育帮扶”“社会化矫正”等亮点内容,社区矫正中心负责人针对群众提出的“矫正对象监管措施”“社区参与途径”等问题进行一对一解答,消除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误解,现场发放《社区矫正法》等宣传手册百余份。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矫正法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增强了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社区矫正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召开一次经验交流座谈会,凝聚多方联动工作合力

大宁县司法局组织召开“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经验交流座谈会”,会议邀请社区矫正成员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居)委会、律师、群众代表等负责同志参加,通过专题汇报、典型经验交流及座谈研讨等形式,全面展现社区矫正工作的法治成效与社会价值。座谈会上总结了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的实践经验、工作成效、短板不足;认真听取与会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探讨破解工作难点堵点,着力引导和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矫正工作;持续优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深化规范化、信息化矫正建设,健全心理疏导、就业扶持等长效机制,推动更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加入帮扶队伍,为工作提质增效明确方向。

开展一次预防再犯罪专题教育,强化教育矫治取得实效

大宁县司法局组织开展以《山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为核心内容的集中教育活动,辖区内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参与。派驻民警发挥专业优势,对《山西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讲解过程中,派驻民警围绕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核心要求,对按时报到、定期思想汇报、严格请销假制度等规定展开深入解读,并结合本地典型案例,以案释法,详细剖析违法细则需承担的法律后果,让矫正对象深刻认识违规行为的危害性。同时,派驻民警还就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依法享有的权益及维权途径进行系统讲解,帮助其掌握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方法。

组织一次全方位宣传活动,营造社会参与良好氛围

7月1日,大宁县司法局组织工作人员在县城中心区域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全方位展示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成果。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主题横幅、摆放普法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深入宣传《社区矫正法》的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并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手册、宣传物品、手提袋等,讲解社区矫正的概念、适用条件、监管措施、法律责任等,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关于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帮扶等方面的疑问,在咨询中加深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切实提升了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同感,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

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人次,有效提高了《社区矫正法》的社会知晓度,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推动新时代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氛围。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公众对《社区矫正法》的认知度得到显著提升,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部门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教育矫治质量有效提高。

下一步,大宁县司法局将以《社区矫正法》为指引,以其实施五周年为新起点,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断创新社区矫正工作方式方法,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法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周海)

(责编:程峰玲、林晓庆)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