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县建立“五个一”管理机制 提升司法协理员根本素质
武乡县建立“五个一”管理机制 提升司法协理员根本素质
2023年8月,武乡县启动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工作,通过前期调研、主动沟通、精准策划、精心组织,全县一次性共招录司法协理员60名,平均年龄30.88岁,30岁以下占57%,本科以上占40%,法学专业占15%,中共党员占28%。实现了“行动最早、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年龄最优、质量最高”的目标。经过7天封闭式岗前培训、军事体能训练和红色革命教育,司法协理员于2024年1月24日正式上岗。一年多来,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在司法协理员队伍教育管理上不断实践和探索,形成了一周一工作动态、一月一思想汇报、一季一谈心谈话、半年一工作总结、一年一述职测评“五个一”管理机制,实现了县域基层司法行政队伍的专业化、制度化、规范化,有效缓解了基层司法所人少事多、队伍老化制约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创造了司法协理员制度试点的“武乡经验”和“武乡样板”。
政治铸魂:沉浸式教育淬炼忠诚品格
深挖太行红色资源富矿,组织协理员赴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等多个红色教育基地“沉浸式”聆听红色革命历史,集中观看《三大队》《抗日名将卫立煌》《浴血誓言》等红色法治电影,创新开展“重走抗战法治路”“红色调解故事会”等主题党日活动。建立“1+N”学习矩阵,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开设“每日一学”专栏,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和法律研习社,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和“法治思享会”,今年以来开展专题研讨28场,形成学习心得150余篇,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素质强基:双提升工程锻造专业尖兵
实施学历能力“双提升”计划,与山西开放大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鼓励、支持协理员积极参加学历提升教育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6名协理员实现专升本,11名协理员正在进修,均为法学专业。创新“三师带徒”培养模式,邀请法学专家开展民法典等专题培训12期,组织调解能手“实战带教”37次,培育出市二级调解员9人、三级调解员15人、四级调解员7人。开发“调解案例库”“矫正实务手册”等岗位工具包,建立“季度技能大比武”机制,通过模拟调解、矫正方案设计等实战演练提升业务能力。
科学赋能:精准施策激发队伍新活力
构建“三维画像”岗位匹配机制,综合考量年龄结构、专业特长等要素,为每名协理员量身定制成长路径。推行“党组成员+业务骨干”双导师制,开展岗位轮训42人次,组织跨所交流18次。创新法治文化传播形式,编排《政法迈进新时代》、诗朗诵《成长在红色武乡的司法协理员》、红色法治情景剧《抗战时期的劳改场》、行政执法情景剧《清明逸事》等原创节目,积极参加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体育赛事、业务技能大比武等,荣获各级各类奖牌10余个。
制度夯基:常态化考核筑牢纪律防线
常态化组织协理员走进党风廉政教育武乡基地、国家安全教育馆,深入学习党规党纪、观看警示教育片,同时对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重点岗位定期风险排查,严防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同时,制定出台《司法协理员行为规范》《日常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10项制度机制,对协理员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级晋升、评先评优、岗位调整等挂钩,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人文关怀:强保障开启发展新航道
完善待遇保障,签订劳动合同,严格参照执行公安辅警标准,按时足额发放薪酬待遇。畅通职业发展通道,鼓励、支持协理员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目前已有2名协理员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关爱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详细了解思想工作生活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邀请专业讲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健康体检,为做好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实践成效:多维举措催生蝶变效应
60名协理员在各自岗位上认真履职积极工作,一年来走访摸排纠纷528次、调处纠纷369起,开展法治宣传、政策宣讲58场次,协助管理社区矫正对象54人,走访安置帮教对象678人,为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接待了西藏自治区、黑龙江省大庆市、湖北省黄冈市、山东省临沂市、河南省洛阳市等7省11市23县(区)的考察交流学习,受到兄弟县区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试点工作成效被《山西政法研究》《山西法治报》、山西长安网等多个媒体刊登报道,1名协理员事迹被司法部杂志《司法所工作》、山西司法行政网、“山西司法”公众号等多个媒体采用,14名协理员考核优秀,入选《司法协理员风采展示》专刊。
下一步,武乡县将打造一支高素质、规范化、专业化的司法行政队伍,继续探索激活队伍潜能的“金钥匙”,为基层法治人才成长开辟新路径,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司法行政智慧,为推动全面依法治县和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蓄势赋能、添砖加瓦。(李耀清)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