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司法局:畅通法律“直通车” 服务群众“零距离”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司法为民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体系建设,大宁县司法局根据省、市“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质扩容行动要求,积极畅通公共法律服务“直通车”,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广覆盖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

组织法律团队“坐班问诊”

大宁县司法局以“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为依托,统筹本县法律人才资源,建立由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院退休人员、人民调解员等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每周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昕水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曲峨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太古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太德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及三多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进行值班,对法律法规进行“以案释法”、对矛盾纠纷进行“现场诊断”。

对于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法律服务团队能解决的,就立刻进行“现场答复”,对于无法当场处理的复杂事项,引导分流至县法律援助中心或其他职能部门,力争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大事小情皆有回音。截止3月25日,法律服务团队共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147人次。

聚焦群众需求“送法入户”

大宁县司法局根据免费法律咨询数据分类,筛选群众关注度高、需求量大的法律咨询,围绕基层群众法律需求,列出“送法上门清单”,向群众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

据工作人员统计,在免费法律咨询系统中,本季度群众咨询较多的有合同纠纷(26件)、借贷纠纷(23件)、婚姻家庭(19件)、损害赔偿(12件)、土地纠纷(8件)、房产物业(8件)、劳动纠纷(7件)、刑事犯罪(6件)及遗产继承(6件)等,咨询对象涉及147人,包括农民(60人)、妇女(25人)、农民工(7人)、老年人(7人)、残疾人(1人)及其他类(47人)。通过认真分析这些数据,大宁县司法局组织法律服务团队重点宣传《民法典》之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法律援助法》《土地管理法》《行政复议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劳动法》《刑法》等。本季度以来,针对群众最关切、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法律服务团队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用典型咨询案例中的真人真事,宣讲群众急需的法律知识,送法覆盖全县五个乡镇,面对面引导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千万不能一时冲动,坚决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季度法律服务团队共开展普法宣传24次,进入24个村,深入农户39家。

调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是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宁县司法局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走深走实,办好这项“群众实事”。法律服务团队在处理各类纠纷案件中,始终坚守依法依规、公正调解的原则,旨在让当事人在纠纷调处过程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偏不倚,并通过依法调解来宣传社会主义法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纠纷调解实践中维护法律权威。

在调解过程中,法律服务团队首先宣讲“以和为贵”“和平共处”“远亲不如近邻”“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优良传统和经典故事,营造和谐轻松的调处氛围。随后,法律团队中的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多年积累的调解技巧,运用“背靠背”倾听诉求、“面对面”心理疏导、“温柔声”言语引导等耐心找出“症结所在”,统筹全局制定方案,做到“药方出矛盾解”。第一季度法律服务团队排查矛盾纠纷56次,调处矛盾纠纷9次,调解成功7件。

下一步,大宁县司法局将不断筑牢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践行群众路线,聚焦群众需求,发挥职能优势,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纵深推进“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提质扩容行动,努力书写法治为民的出色答卷,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造福”千家万户。(周海 颜小芳)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