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个方面”精准发力

古县司法局推进“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提质增效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司法为民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我在企业上班,被企业辞退,经劳动仲裁后,企业不仅不给予经济赔偿,还将我起诉至人民法院,我该怎么办?是否可以办理法律援助?程序该怎么走?”日前,在古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范某向值班律师张也咨询。面对咨询,张也耐心解答,细致引导范某收集整理证据材料、并现场指导她申请办理法律援助。

  自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以来,古县司法局坚持对标对表,持续织密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不断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便捷度,促进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服务提质增效。2024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被列入古县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延伸站点网络 织密便民维权网 

  持续深化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建设,加强统筹谋划、合理均衡布局,在群众法律服务需求量较大的一线基层场所,设立了一批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今年以来,古县司法局依托“村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县6个乡镇,79个村社区分别建立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工作室,实现法律援助“身边办”。安排值班律师走进农村、社区、企业,为群体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不定期开展法治讲座。依托检察院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组织律师为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依据实际需求,在残联、妇联、劳动仲裁等机构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为特殊群体提法律援助服务创建了前沿阵地。截至目前,古县已实现村居法律援助联络点全覆盖,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健全流程机制 优化办事体验感 

  优化完善“线上+线下”结合、“中心+站点”联动的服务模式,方便群众寻求法律援助。推出“古县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小程序,通过小程序,群众可在线办理法律援助咨询、预约、申请、审核等业务,真正实现群众零跑路。定期安排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进驻法律援助站点,就近引导群众申请法律援助。实行预约上门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提前预约,中心工作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由申请人如实说明经济困难状况,并进行个人诚信承诺,不再要求提供相关证件或证明材料。

  规范监督管理 提升群众满意度 

  古县司法局制定出台《关于优化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实施方案》,组织了3名资深律师担任法律援助质量评估团,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工作。制定服务评价制度,征询办案人员对援助律师的评价,全面了解援助律师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中的表现,推动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打造特色品牌 增强社会影响力 

  古县司法局还不断优化法律服务供给,精心打造古县法律援助工作特色品牌。采用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媒体形式,切实提高法律援助的群众知晓率。持续推进“法援惠民生”项目,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普法宣传,为一线劳动者排忧解难,不断提升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周海 杨锐)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