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公安妙用“情理法”,解开“千千结”
长子公安妙用“情理法”,解开“千千结”
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长子县公安局探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调解模式,以情感为血脉、以事理为筋骨、以法治为脊梁,让一桩桩矛盾纠纷的"坚冰"化作润泽人心的"春水"。
施工损坏引纠纷 "情理法"调解促和谐
近日,长子县公安局鲍店派出所成功调解一起因施工损坏村民财产引发的纠纷,民警以“情、理、法”融合的调解方式,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彰显基层治理温度。
当天,鲍店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胡某报警称,辖区水管工程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刘某不慎损坏其地内灌溉水泵,双方因赔偿问题争执不下。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赴现场,第一时间疏散围观群众,并联合村委会展开调查。经核实,确是施工方因操作失误导致胡某水泵损毁,民警从“法”的角度向刘某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侵权责任相关规定,明确其需承担修复或赔偿义务;同时,从“情”的层面引导胡某换位思考,理解施工意外性质,避免矛盾激化。
调解过程中,民警与村委会分工协作:村委会依据市场价格评估水泵损失,提出合理赔偿建议;民警则组织双方座谈,以“背对背”调解法分别沟通诉求,最终施工赔偿圆满解决。既保障了村民权益,又护航了施工进度,为乡村振兴注入和谐动能。
"停车位之争"引邻里反目 民警调解化干戈
午后的阳光洒在大堡头派出所的院子里,一切看起来平静又祥和。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两名中年人在民警的带领下走进了派出所的调解室。
二人是多年的邻居,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虽说不上亲密,但也还算融洽。可就在一周前,因为一件小事,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了。原来,二人因家门前的停车位置给旁人造成的不便而发生言语争执,逐渐演变成了激烈的争吵,要不是周围邻居及时拉开,差点就动起手来。无奈之下,只好拨打了报警电话,请警察帮忙调解。
调解室里,二人依旧怒目而视,气氛十分紧张。民警先是耐心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一边认真地听着两人的讲述,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并不时地询问一些细节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二人还是忍不住互相指责,情绪十分激动。民警见状出声制止:“先别着急,咱们今天来就是解决问题的,都消消气,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说清楚。”等两人稍微冷静下来后,民警开始从情、理、法三个角度对他们进行劝解,最终在民警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说下,二人的态度逐渐缓和。
看到两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民警趁热打铁提出解决方案,二人都纷纷表示同意。这场邻里纠纷在民警的耐心调解下,终于圆满解决。
一垄耕地隔亲情 民警调解续手足
叁春耕时节,土地纠纷易发。当亲情在耕地边界上摇摇欲坠时,一场带着泥土味的特殊调解正在上演……近日,长子县公安局鲍店派出所民警化身“和事佬”,成功化解一起因耕地边界引发的家庭矛盾。
“警察同志,这里有人因为耕地边界划分吵得不可开交,请你们来帮助调解。”鲍店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村民郭某与其嫂子因耕地边界划分问题争执不下。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发现双方情绪激动,争得面红耳赤。首先安抚双方激动的情绪,疏散围观群众。经了解,两家耕地相邻,因雨水冲刷和耕种习惯差异,原有地界模糊,导致郭某误占嫂子部分耕地。了解事情原委后,民警承诺“以事实为依据,以亲情为纽带”解决问题。
民警将郭某与其嫂子约到派出所调解室内沟通,调解过程中,民警注重“法理情”融合,从亲情角度切入,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土地是生计,亲情是根基,莫让一垄地伤了手足情。”讲述两家互助往事,逐步软化其对立情绪。最终,经过民警两个多小时的劝解,郭某主动退还多占土地,嫂子也表示谅解,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
事后郭某感慨:“多亏民警耐心调解,既保住了地,更守住了情!”长子公安将持续深化“春耕警务”,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以“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实践,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温情篇章。(崔金)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