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公安局上马派出所:
探索“警网融合”,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襄垣县公安局上马派出所:
探索“警网融合”,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近年来,襄垣县公安局上马派出所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秩序好、发案少,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目标,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排查化解基层矛盾,探索“警网融合”工作新机制,实现了打击上升、警情下降的目标,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警网融合”多元化,为警务工作提质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上马派出所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和村民“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充分借助原有社会治理网格力量,整合资源,重新划分责任区,并在每个网格组建了由社区民警+网格长(村支部书记)、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平安志愿者组成的社区警务工作团队。
日常工作中,在社区民警的带领下,结合各网格实际情况,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常态化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等工作,加强警情突出区域、时间段的巡逻防控,切实将为民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
上马派出所融合社会治理网格力量,一改过去社区民警辅警单一作战的被动局面,充分发挥网格员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辅助作用,将网格融合互补,扬长补短,切实提升社区警务效能。
“警网融合”层级化,为社区网格增效
“警网融合”,以警为主,以网为辅。上马派出所充分发挥民警懂法律、知民心、经验多的优势,指导培训网格员学习相关业务知识,提高网格工作效率。
上马派出所立足实际,建立多层级“警网融合”工作机制,采取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级从网格、社区、派出所、镇综治中心层级式提交工作模式。具体做法是:在网格内,对无法处置化解的矛盾纠纷、各类安全隐患、治安乱点以及关系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及时上报社区,由社区警务工作团队进行处置化解,若再无法处置、化解,依次提交派出所、镇综治中心进行处理化解,直至化解处置终结。
今年10月份,上马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网格员报警称,一女子和丈夫有感情纠纷,其丈夫扬言要采用暴力报复该女子的父母。社区民警按照“警网融合”事件层级处置机制,立即向派出所值班领导报告,启动所队联动机制,由值班民警找到该女子的丈夫并将他带回派出所,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平复他的心情;由负责矛调的民警和社区民警一道继续跟进该警情,开展持续化解。经过派出所及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村居干部、志愿者协会等多方人员的化解工作,最终成功化解这对夫妻的矛盾,避免了事件继续恶化的可能。
“警网融合”专业化,为侦破小案提速
“夏季行动”期间,上马派出所积极探索群防群治工作新机制,动员网格力量积极投身到“巡、防、管、控、宣”各项工作中,有了网格力量的加持,使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公共社会稳定各项措施更加及时、更有效率。
2024年9月的一天,民警接到一外地男子报警称:该在花海水库边钓鱼,被一襄垣男子殴打,对方已离开,其有行车记录仪上的录像为证。接警后,民警迅速出警调查。经初查:对方是名中年男子,双方因钓鱼的地盘发生争执,报警人被中年男子打了几拳、踹了一脚,未致伤。尽管对方男子打人后就离开了现场,报警人也不认识对方,但细心的民警还是从行程记录仪的录像中捕捉到了关键的一句话“在我们村的地界上,你他妈的还敢跟我横”,因此推断打人男子应该就是本村人,随即民警将打人男子的形象截频后,发给了该村网格员,很快便认出了打人者王某。随即民警将嫌疑人传唤到案,并根据其违法情节和认错态度依法对其作出了行政处罚。本次从案发到处理,民警仅用了两个小时。
“警网融合”利民化,为服务群众添彩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放管服”各项便民措施的要求,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上马派出所根据农村老年人多、行动不便人员多、在外打工人员多的实际情况,结合“警网融合”工作相关要求,推出了“户籍业务帮办代办服务”,即:派出所从日常的户籍业务中梳理出了一些不需要群众亲自到场就能办理的常见业务,将这些业务所需的手续向网格员进行公布,如遇确有不便、无法到所的群众有需求,则由网格员负责收集手续,社区民警负责跑腿,户籍民警负责审核办理。此举使群众在家打电话就能办业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群众最基本的“跑腿”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提升了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基层工作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上马派出所坚持以“融警务”为导向,推动“警网融合”,多元汇聚,实现社会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让基层工作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注入新的力量。(路标)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