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开花结硕果 产业帮扶促振兴

——大宁县委政法委驻村工作纪实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政法风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美丽乡村建设让川庄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风景如画的和美乡村,让村民度假游玩有了好去处;24小时垃圾不落地,让川庄村生态环境更美了……

  近年来,大宁县三多乡川庄村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利用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川庄村先后获得“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临汾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宁县五星级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川庄村共辖川庄、田间两个自然村,总面积达 6.6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1360 亩,共有 147 户 385 人,其中脱贫户 96 户 271 人,一般农户 51 户 114 人,党员23名。近年来,大宁县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立足群众实际,攻坚克难,抓住机遇,砥砺奋进,努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特色产业兴村富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川庄村构筑起种植、养殖、光伏发电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种植方面,玉米、高粱挺拔茁壮,苹果、核桃挂满枝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养殖领域,羊儿肥壮,兔子欢蹦,奏响了一曲活力四射的发展乐章;尤为瞩目的是 2016年建成的100KW和2018年建成的200KW 光伏发电项目,宛如璀璨星辰,不仅为集体经济的腾飞注入强大动力,更为村民提供了宝贵的公益性岗位,有力保障了基础设施的高效运行,精心雕琢了村内的美化亮化工程,使村庄处处整洁干净、文明有序。今年,为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壮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驻村工作队宣传鼓励在村农户积极参与,53户农户通过庭院经济,采取多种经营方式,种植蔬菜、养羊、兔子、开设乡村饭店等,进一步提高了村民收入,并打造出川庄特色、生态宜居、产游结合的庭院经济;还举办了第二届川庄烧烤季,重新打造民宿,增添娱乐设施,菜品提档升级,让本村及周边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增收致富,吸引游客打卡消费,赏夜景,吃美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美丽乡村共建共享

  随着大宁县委、县政府美丽乡村战略的实施,川庄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行24小时垃圾不落地,人居环境换新颜,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提升。今年6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把垃圾池拆掉,由各家各户提供垃圾桶,垃圾清运员每天定点上门回收垃圾,统一把垃圾倒到垃圾填埋厂,顺利实施一个月后把垃圾池拆掉。目前,这件惠民实事实施以来,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实现了“三少三好”的目标,即少蚊虫,少垃圾,少不良生活习惯;环境好了,干群关系好了,邻里关系好了。全方位加强了农村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

  巩固拓展攻坚成果

  加强组织建设。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抓好党建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了三多乡川庄村党建示范村创建,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目前已初步打造完成。打造了老年人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说事议事厅、红白理事会等,持续为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等赋能。持续遍访农户。围绕巩固“三保障”、饮水安全、防返贫监测、防灾减灾等工作,开展了“听民意办实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走访排查。驻村工作队每季度根据村民实际情况进行收入测算,跟踪所有农户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动态巩固情况,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积极宣传政策。驻村工作队采取入户送政策、现场解疑问、微信常推送等方式宣传养老、医疗、教育等政策,提高群众惠民政策知晓率。配合县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核查工作,对全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进行逐户核查,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力为民服务。为村里的老人进行养老认证,买药送菜,协助办理残疾证、低保、慢性病证、小额信贷,落实医保报销政策等。汛期,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值班值守、宣传预警、排查隐患、疏通河道,以实际行动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今后,大宁县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将持续用心用情开展帮扶,促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高效开展,真正让村庄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周海)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