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城县寺头乡:

有的放矢 精准普法——以“绣花功夫”织就平安寺头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政法风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至于无事之前。阳城县寺头乡坚持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将精准化普法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近年来,寺头乡普法工作被省、市、县各类媒体先后报道八次,辖区法治氛围显著提升。

  理论领航“描绘”平安蓝图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越是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越要依靠科学理论作出回答。当前大量新鲜事物通过短视频、熟人推介等方式途径涌入农村地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发展,但是部分群众辨别意识不强、反诈防骗意识、法治意识淡薄导致相关案件发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寺头乡深刻把握当前工作形势,主动学习法治宣传教育方面文献资料,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升华理论,探索出了“一活动、三步走”的精准普法工作法。活动前,选准宣传要点、找准受众对象、挖深宣传内容;活动中,用好宣传方法、用准宣传语言,让广大群众感兴趣、听得懂、有共鸣;活动后,及时复盘活动效果,总结提炼成功做法,吸取经验教训。

  精准施策“织密”普法网络

  实践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寺头乡积极主动担当作为,从人民群众的期待出发、中心工作的要求出发、社会的法治需求出发。在实践中摸索了“三个跟进”精准普法工作理念。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讲什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里、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社会热点关注什么、法治宣传教育就跟进回应什么。

  密切关注群众需求,在“三夏”时节普法工作者走进田间地头为农户和农机手贴心送上“法治夏收包”并宣讲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高发态势,寺头乡邀请县委政法委、县司法局深入乡村两级开展专题法治讲座和心理辅导。

  紧紧服务中心工作,寺头乡作为蚕桑专业镇,各普法责任单位在劳动节等节点主动对接走进蚕桑龙头企业慰问广大劳动者;在乡村振兴中,各包村法律顾问走到返乡创业者的家中,走进合作社中主动对接,询问在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问题。

  紧跟社会热点,针对社会密切关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寺头乡组织包联法官、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迅速进入各学习开展专题教育……

  守正创新“绣出”锦绣画卷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寺头乡坚持用好新方法、新理念,把鲜活的法律知识、法治文化通过丰富的形式、多元的途径更加精准地传播,推动普法工作提质增效。

  “传统文化+普法”,普法工作人员走上戏台,为群众讲解戏曲中的法治文化,进一步拉近群众与法治的距离;民间鼓书艺人曹小晚将法律知识融入鼓书表演中,为学生们带来了精彩的法治鼓书表演。

  “固定阵地+普法”,桑葚采摘季司法所在田间地头设立临时普法宣传点,为来往群众提供法治湿巾;为及时收集并回应孩子们的法律问题,寺头乡中心学校设立“小蚕宝”法治信箱。

  “新媒体+普法”,返乡创业青年小董以案释法,在抖音平台向广大网友分享了在司法所帮助下的维权历程……寺头乡将以理论实践相转化、工作资源相整合、线上线下相结合、传统现代相融合、动态静态相联动为重要抓手,不断创新普法工作新形式。(张路路)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