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城区抓小抓实 源头化解 共绘善治“枫”景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政法风采

时 间
/
分 享
评 论

山西新闻网法治频道讯 矛盾少则基层安,社会稳则福祉增。城区是左权县城的“首善之区”,共辖10个社区、3个经联社、19个行政村和6个自然村。辖区面积大,企事业单位、商户摊贩多、人口居住密集、人员流动大,做好乡村治理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城区在基层善治中必须面对的“千千结”,如何打造城区善治“金名片”,用好“枫桥经验”这个“传家宝”显得尤为重要。

扎根“铁脚板”,坚持“抓前端、治未病”

“当初多亏你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我冷静了下来,才没有酿成大错。”在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里,晕山社区居民A某满怀激动之情将锦旗送至调解员手中。此前,网格员在入户走访时,发现A某因插足B某家庭,导致B某患有精神疾病的丈夫及女儿受到刺激,原本和谐安宁的小家“鸡飞狗跳”,在城区调解员、网格员及派出所民警的多方联动下,及时让A某幡然醒悟、知错即改,使可能发生的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第一道防线”。 这正是得益于城区立足网格“铁脚板”,在入户走访中抓早抓小、应排尽排,以村、社区为主体,发挥好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队伍作用,对基层矛盾纠纷进行全面动态掌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组团“聚合力”,坚持“早介入、解纷争”

舒缓化解,靶向发力,从“千篇一律”到“独辟蹊径”。城区对发现的矛盾纠纷按照问题性质和管辖权限进行分类梳理,逐一进行风险等级研判,逐一制定化解措施,逐一明确化解责任,对重点人员和重点信访问题全部落实“五包一”责任,对突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包案调处机制,明确包案领导和工作期限。

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了“1+2+N”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即城区综治中心牵头,信访、司法两站所配合,村(社区)网格员、相关站所、公安、司法等N种力量参与的合力攻坚格局。今年以来,城区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52起,成功化解145起,化解率达95%。

强化“齐参与”,坚持“户户见、人人清

近日,安居苑社区联合县妇联常态化开展社区内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扶,成立了“巾帼志愿者”“爱心妈妈”帮扶团队,通过团体活动、个案帮扶、心里咨询、入户探访等形式,常态化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毒品预防教育、尊老爱老等活动,加强社区内重点青少年群体管理和教育引导,解决实际困难,做好青少年权益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已服务9名青少年,帮助1名青少年重返课堂。家住安居苑小区的一名高中生,父亲早逝,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由于学习压力不断增大,和母亲关系破裂导致辍学在家并常和社会青年走动往来。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党总支联合县妇联,邀请心理辅导老师多次上门疏导,杨某终于重返校园并参加高考。

(郝志乾 )

(责编:程峰玲、郗涛)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